二战结束的这一年多,陆陆续续地,包括最早从潜艇上俘虏的那些德国人,先锋军已经从德国吸纳了五千多名各类人才了。
或许相比苏俄和西方国家,先锋军招揽的高级人才少一些,但那些普通的工程师和技工正是先锋军夯实基础急缺的。
这点数量还远远不足,二战红利难得,赵易三人最早针对德国人制定是万人引进计划,只是受到英法的各方阻挠以及德国人对东南亚这些落后地区的担心,才让万人计划只执行过半。
“这就是虞光裕。”
李衡特地介绍道。
这一次赵易接见的人员可不止德国人,他这一次来可是为歼1天龙战机研制成功为相关功勋人员颁奖的,华人才是主流。
虞光裕这一次是和陆彭孝一起回来的。
他也是在英国留学,在先锋军的安排下特地学了发动机,在英国学到了扎实的基础。
但也只限于此,英国人对华夏人早有堤防,很多实验室都禁止华人参加。
他转去美国又学了一年,在美国烧钱做实验时实践才多了点。
不同于吴仲华那样的理论研究可以继续留在国外,工程上的很多问题都是需要烧钱实验来解决的。
在国外也就混到这种水平,反倒不如回来亲自参加新发动机的各种实验和改进。
先锋军一样要从基础实验开始做起,有德国人的资料和几个专家在旁边指点,提升速度反而更快。
虞光裕作为先锋军培养的重点人才之一,得到了赵易热情的招呼“继续努力,争取把甲6发动机改造的更好。”
“这位是樊开福师傅若不是他对叶片的精细打磨,我们发动机的进度恐怕还要拖后。”
李衡指着一名老工人师傅道。
一台用于试验的甲6发动机的各类叶片有八百多片,一开始全部需要手工抛光打磨,正是这位樊开福师傅带头一点点的打磨了出来。
“现在新上了机械精密加工,但精密度不足,还需要人工抛光。
需要那些技工先初级抛光,然后才由樊师傅等七级技工在做精细抛光。
叶片加工也是制约发动机产量的瓶颈之一。”
颁奖完成后,李衡才领着赵易一边着那台扎着红绸大花的发动机,一边叹道。
先锋军正在各行业推行等级考核制度,每一类都分为九个等级。
其实前边八级和华夏的八级工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个超凡的九级。
正在施行的等级制度目前还不完善,至少各行业一个九级技工都没有,在整个航空工业,除了那些德国人,也只有两名八级工。
“德国人是怎么搞的,他们在45年时可是每周都能生产45架双发的262喷气式战机,难道我们和德国人差距那么大”
赵易这一次来也是为了解决发动机产量低的问题。
“德国人在那个时候可是举全国之力的军管状态下,在优先度极高的喷气式战机方面可是巅峰状态。
我们白手起家,现在很多机器都没有安装完成,更不用说还缺人少料。
现在产量真提不起来,不过给我一年时间,一年后各设备调制安装到位,各方面都磨合好了,发动机产量起码能翻倍,甚至更多。”
李衡保证道。
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