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公?”
朱翊钧听明白了张居正的意思,他能听懂,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本身就是朱翊钧问张居正何为孝,长幼尊卑为孝的时候,区分君父一体时候说出来的。
张居正露出了一个轻松的神情,陛下得亏没有继续深挖君国是否一体的问题,而是问起了公的定义。
小皇帝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抡起赤子之心、纯白至质的大锤,敲碎了张居正不惑之年建立的坚实的认知世界,却不负责重建,让张居正一个人艰难探索而重建。
要是小皇帝非要纠缠这君父、君国是否一体的事儿,张居正就打算直接不干了,这讲筵谁爱来谁来!
问!
问!
问!
那是能问的东西吗!
张居正端起了手,他对公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义,虽然这个过程很是艰难,但是国事凋零,给了他很多的例子去观察,去确定这个概念,就变的轻易而简单。
他笑着说道:“《易·系辞上》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战国策·齐策三》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人们总是把有着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比如马,有后山马、驽马、骐骥、千里马、大宛马,但它们都是马。”
“而人们也总是因为地域、亲朋、志向、品行、爱好等等成为一个个的群体,这就是人以群分。”
“《论语·卫灵公》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所以,公就是群,但群不是公。”
朱翊钧听闻疑惑的说道:“公既然是群,为何群不是公呢?”
张居正想了想说道:“臣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需要就徐阶之案为例。”
“徐璠和徐阶是父子,华亭徐氏是一家,这是群,面对朝廷旨意之时,徐阶或者说徐家,只能还田,否则斧钺加身。”
“而华亭徐氏、大石头沈氏、昆山顾氏,又是一个群,他们是松江府的缙绅,他们彼此姻亲两百年之久,对于朝廷查清楚侵占并要求还田的政令,是愿意付出一定代价的还田的,比如拿到船引开海,因为徐氏、沈氏、顾氏,本身就有布庄和粮庄,他们在开海事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而南衙地面十四府的缙绅又是一个群,他们彼此遥相呼应,相映成林,彼此默契,对于朝廷的清理侵占事,是极为抵触的,因为只要有改变,就会有损失,很有可能在海贸事中,过往地位不在,他们极为抗拒而不肯妥协,所以徐璠杀人伤人。”
“所以,大明有各式各样、林林总总的群,所有的群,构成了一个整体,那就是公。
公是群,但群不是公。”
张居正觉得自己讲的太过于复杂了,小皇帝能不能清楚的明白他对公的定义,让他比较担心。
朱翊钧想了想说道:“就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吗?公包含群,群被包含在公之内。”
“先生以一家一户为一群而论,扩展为了公。”
“朕德凉幼冲,不知所云,也试着举例。”
“朕和云南边方的冉氏女子都为大明人,我们的关系就是同宗同族同国,当有人伤害到了大明的利益时,比如南衙缙绅这个群,侵占田亩,导致朝廷税赋不足,无力安定天下,大明颠沛,朕和冉氏女子的利益,都受到了伤害。”
“在这个过程中,缙绅这个群,这个关系更为简单的群,伤害到了关系更为复杂的天下的公。”
“当群因为关系进一步扩大的时候,公在上,而群在下。”
“相比较一家一户的群,城中一坊城外一里为公;相比较城中一坊或者城外一里为群,县州为公;相比较县州为群,则府道为公;相比较府道为群,则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也。”
张居正听闻陛下这个根据关系的复杂程度,累层递进确定群和公具体而明确定义的时候,心服口服的说道:“陛下睿哲英明,人以群而分,公为群,而群非公;公大而群小,公在上,而群在下,天下为公。”
人是群的基本构成单元,根据关系,可以把人划分为一个个的群。
而关系更复杂涉及到的人更多的大群,向下包含关系简单、涉及到的人更少的小群。
最大的大群就是天下,包含了天下人,这就是天下最大的公,天下为公。
日更6000昭昭赏花灯的时候被拐卖了,拐子还没把昭昭卖出去,就被官府抓个正着。面对粉雕玉琢却没有去处的昭昭,林家当家夫人拍了板,不就是多口饭吃吗他家养了乡里都说林家是个厚道人,把养女宠上了天。但...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