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八十二章 相看恍如昨兄弟二人的齐州重逢(第2页)

();()  顿起这个人我们前面也曾提到过,他虽然出自吕惠卿的门下,而独守故学,对于王安石、吕惠卿之流订立的新学敬而远之。

在一次洛阳城里考试举子之后,苏轼同弟弟苏辙一同邀上小顿去登了嵩山,还饶有兴致地登到了山顶。

在密州时,他们还时常诗词唱和,流连于密州的铁钩、卢山与常山等地。

如今,二人又在青州相遇,真有点“他乡遇故知”

的意味。

到了济南,老朋友、齐州太守、黄庭坚的二舅李公择以诗来迎。

当时齐州为济南郡,老李自去年转守齐州,任内灭除多年的盗患,兴修水利,赈济百姓。

苏辙在他手下任事一年左右,非常敬重太守李常(自公择),二人互赠诗歌多达几十篇。

听说伯父苏轼一行的到来,苏迟、苏适、苏远三侄早早地就踏着残雪前来迎接。

安顿好家眷之后,苏轼在李常的带领下一起游览了泉城的美景。

李常将自己外甥黄庭坚的诗文拿出来让苏轼观看,此时的黄庭坚尚在京师任国子监教授,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苏轼读到的黄庭坚诗文渐多。

在期间,与弟弟苏辙一家终于团聚了。

一时精思神会,心情大好的苏轼乘兴在济南槛泉亭的壁上挥毫作枯木一枝,后人还将其刻石收藏,所见之人形容该画“笔法遒劲,枝干虬结,如龙翔凤翥”

就在这时,柳子玉去世的消息传来。

柳子玉本为苏轼堂妹夫柳仲远之父,平素与苏轼交情甚厚。

生前正谪官寿春(治所在今安徽寿县寿春镇),监灵仙观,自从苏轼倅杭以来,屡次与苏轼一起悠游唱和。

得知老朋友的逝去,苏辙作了挽词,苏轼专门写了祭文。

在祭文中,苏轼先把柳子玉文采出众,甘愿清贫而不屈从于世俗的高尚品格加以赞美,又说老柳的离世使自己极为难过,但值得庆幸的是老柳有一位杰出的儿子和两个可爱的孙子。

在济南,苏轼结识了揭阳人吴复古(字子野)。

吴复古又名吴子野,号远游,生於海阳县蓬洲都渔洲乡(今属汕头市龙湖区渔洲乡延陵居委)。

父吴宗统为翰林院侍讲,他为皇室教授。

因双亲去世,归揭阳南潮结庐守墓三年,并设帐课徒。

事后离家到潮阳县麻田山(今属潮阳市)筑远游庵,云游四方,广交学人,尤与苏东坡兄弟最为知交,常一起研讨庄子和老子的学说。

可能是养生有成把,此人一直活到九十六岁。

苏轼被贬江南时,吴复古并不避忌,与他常还有书信往返。

苏轼后来曾为他作《远游庵铭》并赠诗数首,他听说苏轼遇赦复官,寻欲会晤,到清远峡时因病去世,葬於潮阳县麻田。

苏轼为他作《祭子野文》,在文中称其“急人缓己,忘其渴饥,道路为家,惟又是归”

此时,老朋友陈襄(字述古)正在朝中任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后来得知,这段时间陈襄曾在经筵上向皇上举荐包括苏轼、司马光等在内的三十三人。

陈襄称苏轼“豪俊端方,所学虽不长于经术,然子史百氏之书,无所不览。

文词美丽,擅于一时。

居官敏恕,尤通政事”

,只是最终神宗皇帝没有全部采纳,苏轼亦不在被擢用之列。

二月初一,在齐州的治所历城县,苏轼游览了当地名士张掞(音善)的故居,此时,张龙图已经故去三年。

苏轼给张掞的“读书堂”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