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元年正月十五,帝奉天承运,遂下旨赐婚常遇春之女常氏于东宫。
洪武元年十一月十三日,太子妃常氏降下大明嫡长孙。
次日,帝诏曰:赐名太孙为朱雄英,授金册。
又次日,有道士焉,讳三丰,帝托其抚养启蒙。
洪武三年春正月癸巳,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冯胜、邓俞、汤和副之,分道北征。
夏五月十三日,太子嫔吕氏生大明皇孙,帝诏曰:赐名皇孙为朱允炆,授金册。
洪武四年春正月丙戌,李善长罢。
夏四月乙丑,分封皇子为藩王。
洪武四年秋七月己亥,鄂国公常遇春军中大病初愈。
洪武五年十一月初九日,太子妃常氏生大明嫡次孙。
次日,帝诏曰:赐名皇孙为朱允熥授金册。
洪武六年夏六月,太子妃常氏宫中大病初愈。
洪武七年秋九月十六,鄂国公常遇春病逝。
又三日,太子妃常氏薨。
二十四日,帝诏曰:追赠鄂国公常遇春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赐葬钟山。
帝下旨:太子妃常氏温婉贤良,勤俭孝敬,谥敬懿,辍朝三日,赐葬钟山。
洪武八年,刘基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
洪武九年,天下考校钱谷策书,空印事起,凡主印吏及署字有名者,皆逮系御史狱,狱凡数百人。
至此,明初四大案之空印案爆!
……
十年沧海岁月,忽而春深,忽而浅夏,忽而秋凉,忽而冬寒。
历史的车架似乎还朝着原始的历史而往前行驶,但历史又渐渐地又朝着某个未知的方向前行。
大明洪武十一年秋十月,清晨,龙虎山
年幼的朱雄英早已经来到龙虎山有了快十年时光,而作为穿越者的朱晟远也来到这个世界十年的时光,同样在这具身体里十年。
朱晟远只记得从自己懵懂记事起就一直跟师父、师兄弟待在这龙虎山中,亲生父母是谁都不知道,也就通过师父口中得知自己姓朱。
回想将近十年岁月,是师父他教自己走路,是他教自己说话,也是他教自己识字,也是他教自己强身健体的武艺,也是他教了自己一些莫名其妙又很深奥的东西。
龙虎山道观之中,只见道号天宝的朱晟远跟随一众师兄弟站在木桩之上,根据招式路数在做一些基础训练,两个时辰之后才能吃午饭。
两个时辰之后,训练完毕的众人,边走边开玩笑的去往庖屋处准备就餐。
大师兄俞莲舟日常对着朱晟远这位八师弟开玩笑道:“天宝师弟,自从三年前恒老伯带着其孩子上山来负责师门伙食之后,小师弟你这身子骨可以说是越来越健壮了。
说来也令人感慨,你六、七师兄跟你年岁也相差无几,为啥恒姑娘咋就多照顾你一点呢?作为大师兄的我,都有些羡慕小师弟你了。”
朱晟远望着不远处还在扫地的恒伯,回想起三年前,自己的师父张邋遢道人,下山云游回来时,就带回来了恒伯父女,一众师兄弟在龙虎山上的生活也就跟着改善了很多。
然而又仔细想想,朱晟远也就释然了。
毕竟以前的师门都是一群大老爷们儿,一老一少分别帮忙打扫山门,一位帮忙烹饪给众位师兄弟,生活能不有所改善吗?
“大师兄说笑了,恒姨娘也是很照顾六师兄和七师兄的,天宝我也没见过姨娘有多厚此薄彼呀。”
俞莲舟右手抚了抚朱晟远的后脑袋,笑道:“哈哈哈,知道就好。
这得亏有了恒伯和恒姑娘,众师弟才能专心修炼。
天宝啊,时间也不早了,去唤恒伯别扫落叶了,都来吃饭吧。”
“是,大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