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少宇转过头,面对孔颖达,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兴奋,‘孔祭酒啊孔祭酒,机会可是你给我的。
’
“孔大学士,我崔少宇虽出身世家,但我所追求的,却不是简单的权势地位。
我渴望的,是一个文化繁荣、教育昌明的大唐。
我希望能够尽我所能,推动我大唐文明的进程,让天下士子都能有可读,有才可展。”
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之所为,或许与世家的传统不符,但我坚信,只有不断变革,不断进取,我大唐才能长盛不衰。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我愿以少年之志,担起这份责任,哪怕前路荆棘,我也将一往无前。”
崔少宇的话语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仿佛燃烧着一团火焰,照亮了孔颖达的内心。
孔颖达着眼前这位年轻的侯爷,他的心中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感觉。
或许,这位燕国侯,真的是与众不同的。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孔颖达重复了一下这一句话,越想觉得越有感觉。
“燕国侯,老夫今日受教了。”
孔颖达微微躬身“老夫愿在教育部之事上,全力支持于你。”
崔少宇连忙还礼:“孔大学士的支持,少宇感激不尽。
有了大学士的协助,我相信,教育部定能迎来一个新的局面。
小子有一事相求,恳请大学士写一篇劝学的心文章,以后我大唐学子每一人都能理解大学士劝天下学子学习的心情。”
俗话说的好,文人重名留青史,崔少宇把这个机会送到孔颖达嘴里,就不怕这老头不上套。
“嗯?燕国侯,此言当真?”
孔颖达听到崔少宇让他写一篇新的劝学,给以后大唐学院的学生阅读,不等于是全天下以后得学生都能到他的文章吗?这就是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他想不到崔少宇会把这样的机会给到他。
“当然,小子心中已经有了腹稿,不过这山东地区的学堂建设有些阻力,还望大学士多多关注一下。”
崔少宇的利益交换现在已经非常熟了,鱼儿已经上钩,剩下的就是角力了。
孔颖达低头想了一阵其中的关键,叹了一口气说道“哎,英雄出少年啊,博陵崔氏出了你这么一个俊杰,当真是羡煞旁人,这事,老夫应下了。”
大唐学堂在山东建设有阻力他肯定是知道的,不过崔少宇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他的眼神逐渐由疑惑转为深思,最终露出了一丝释然的微笑。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异常坚定。
“燕国侯,老夫自幼饱读诗,一生致力于学问之道,孔氏家族的名誉与荣耀,对我来说,虽重要,却非我毕生追求之根本。”
孔颖达的目光穿透了崔少宇,仿佛在回望自己的一生,“我孔颖达,一生光明磊落,所作所为,无一不是为了天下的学子,为了推广圣贤之道。”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孔氏,作为圣人之后,自当以天下为己任。
若能全天下推广学识,哪怕有损孔氏的根基,我也在所不惜。
因为我相信,真正的学问,不在于一家之言,一人之见,而在于百家争鸣,万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