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属水,乃生命之源,这是每个人的根本所在。
刚才杨鑫一再强调情绪问题,其实就是担心魏熙宁害怕自己时日无多,这一点刘继阳尤为清楚。
五情之中,恐伤肾,当人陷入极度恐惧的情绪中,所有的气都会下行,这个时候,身体里本该向上走的气全都下行后,向上行的血就会因为气的下行而形成淤堵。
就好比一个城市的部分主干道形成了拥堵,但这个时候并没有人来处理交通堵塞,渐渐地,这些堵住的主干道就会影响其他主干道,甚至是各种小路。
当一个城市的交通瘫痪后,各大机构还能正常运转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很多病,不害怕就已经好了一半。
这最后一个标准,应该就是彻底根治的开始。
刘继阳觉得杨鑫应该很难做到。
“刘医生,咱们开方吧。”
杨鑫道。
“好。”
刘继阳坐下,拿起纸笔。
杨鑫便开始念道,“柴胡,黄芩,川芎,丹皮,三七,续断,炮附子,阳起石,白芍,枳实,瓦楞子,乳香,炒麦芽,玉金,当归,牡蛎,龙胆草……对了,您今年多大?”
魏熙宁回答,“。”
杨鑫问,“月经还有多少天?”
魏熙宁想了想,“都不太固定,但算算的话,应该就这几天了。”
杨鑫点头,随即看向刘继阳,“刘医生,再加桂枝。”
一共十八味药,自此方子就开完了。
中医界有句俗语,叫作“药过十三,大夫不沾,药过十八,大夫该剐”
。
意思是,如果中药方剂过十三味药材,开药的医生水平不行,一旦过十八味药材,医生没有良心,开的药最好不要吃。
这样的言论其实出自黄帝内经。
在黄帝内经的至真要大论篇有这样一句话,“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中药配伍讲究量少力专,配伍要根据君臣佐使的规律来制定,这句话就明确表示了,三味药叫小方,九味药叫中方,十三味药叫大方。
在古代,中药开到大方,就是治疗很严重很严重的病了,宋版伤寒论中,过十二味的方子,只有一个。
但这十八味的药方,就说明杨鑫水平不行吗?
这显然是需要考虑时代背景的。
古人那时候可没有电,每日的生活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大的愿望可能就是年年都能吃饱饭。
生活规律,没有那么多的欲望,吃的也是白粥青菜,哪里会生出这么多稀奇古怪的病来。
在当时的条件下,饿死的比病死的,可要多得多。
很多人都觉得古代死那么多人,平均寿命那么低,就是因为中医不行,医学不达。
有没有一种可能,中医只能看病,看不出粮食来。
……
一个穿越者的明末奋斗史,从小小武生一步步成长为一代开国武皇。时间从公元一六三九年开始,这一年,是大明崇祯十二年,张献忠降而复叛再起于谷城,李自成蛰伏两年重出于商洛,吴三桂刚被擢为宁远团练总兵。明清最关键的一役,历时三年的松锦大战也才刚刚开始。一个小小武生穿越明末,重整山河,再建汉家帝国。镇戍营兵小兵伍长什长队长哨官把总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总兵总兵-提督...
1842年的一个春天,格蕾丝苏醒于贫穷的伦敦东区。在现代社会生活的二十几年,与在摄政时期生活的十几年,仿佛庄周梦蝶,让人难辨现实与虚幻。此时此刻,格蕾丝身处困境。母亲刚刚生下一对双胞胎,身体虚弱,父亲也...
每个世界总有那么一个炮灰,她们无恶不作,兢兢业业使出各种手段阻挠主角的进步,然而最终的结果都是被主角踩在脚下,成为主角的经验包。而余聆,就绑定了一个炮灰自救系统,穿越到每个世界里,抱住主角的大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