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润土,这是红土,这是黄土,这是膨土……”
“小的们把所有用来烧陶瓷的黏土都带了过来。”
“还有这几种从外地买的黏土。”
营房里,红的、紫的、黄的、白的、粉末状的、块状的、片状的、黯淡的、有光泽的……总计27种“黏土”
依次排开,陶瓷匠人正小心翼翼地向李维介绍着它们的不同。
李维望着这些土,一个头比两个大。
李维只知道高岭土是黏土的一种,却没想到“黏土家族”
有这么多花里胡哨的存在。
“高岭土”
这一名词的缺失对李维来说是极其尴尬的。
倘若李维认识什么是“高岭土”
,那么他大可以把高岭土命名为“高岭土”
。
问题是虽然都是四海为家的专业,但李维毕竟不是地质老哥,不清楚高岭土的形态外观和理化特征。
何况天然存在的矿产必然有杂质的干扰,这增加了鉴定的难度。
尤其是在眼下,李维面前光是看着差不多的白色粗粒就有三种,白色片状泥块也有两种。
「分不清,我真的分不清啊。
」
李维指了指三种白色粗粒,向陶瓷匠发问:“这三个有什么不同?”
陶瓷匠捻起左手边的白色粗粒说道:“这种叫素土,制坯的时候可以加一点。
摸起来又细又潮。”
陶瓷匠又端起装着另外两个白色粗粒的碟子:“这两种做的是不同颜色的陶器的底料,加水之后粘稠的感觉不一样。”
「好吧,很朴素的分辨方式,但对我完全没有启发。
」
李维心中暗想,张了张嘴,又把喉咙里的“硅酸盐氧化铝水合物”
咽了回去。
“这里面哪些黏土的产地附近有煤矿?”
李维来回踱步,又生一计,追问道。
陶瓷匠闻言呆愣当场,支支吾吾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