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阳。
三艘运船停泊在码头,黑熊眺望北岸。
就见黎阳城西还有一座新筑成的城寨,与黎阳城互为犄角;这两座主要城池之外,就剩下一些警戒性质的塔楼据点。
宣良带着文书出使黎阳,也引来了西侧小城驻军的注意。
西侧小城是青州牧袁谭所筑,所屯也是青州兵马;黎阳城则由魏郡郡守高藩驻守。
袁绍病重期间,袁尚留守邺城,二儿子袁熙守幽州,袁谭来守门户黎阳,可知继承安排已然明朗。
袁谭身份比较诡异,就像袁术动不动骂袁绍出身小婢一样。
袁绍是庶出,过继给了早亡的伯父,就成了伯父这一脉的嫡嗣子,继承了嗣父的政治资源和家产、人脉。
而袁绍这一代的袁家领袖本该是嫡兄袁基,但袁绍发动讨董,董卓报复袁氏,杀死了太傅袁隗和太仆袁基,袁基一脉绝嗣。
自袁绍统一河北后,河北人看不上袁谭,更喜欢袁尚;为了稳住袁尚的继承权,审配出谋劝说袁绍出继袁谭为袁基的嗣子。
宗法上来说,袁谭已经是袁绍的堂侄儿了,自然失去了继承河北基业的继承权。
还有袁熙,三年前就出任幽州刺史,家眷留在邺城为质,待在幽州久不回邺城,早已失去了河北人脉。
黎阳城内,高藩详细询问,宣良有条不紊自有应答。
高藩还是很难相信,一个默默无名的孙家旁系竟然会杀人夺权带着三艘运船叛离孙氏,还狐假虎威招募水手、甲士,几乎绕行了大半个中原水系,并半路劫持了梁国相不说,还从曹操大营面前突围而出。
但这终究是个好消息,袁曹两家之间自不缺可靠的消息验证渠道。
当即安排官吏调运粮食,并通报邺城。
别的不说,就汝南袁氏与陈郡袁氏的亲缘关系,就值得邺城派遣专人来处理。
两家袁氏血缘虽远了,可架不住袁涣是陈郡袁氏的领袖脸面。
邺城使者未到,黎阳西城驻守的袁谭听闻袁涣被劫持,当即就派谋士辛评持酒肉前来拜访、慰问袁涣。
岸边,袁谭派来的人设立幕帐,用布墙围了里外两层,中间辛评与袁涣对坐饮酒。
袁涣一天一夜没有洗漱过,休息的也不好,精神、仪表略显颓废落魄,更是引发辛评不满。
向袁涣敬酒,辛评气愤说:“孙文台侄儿果然生性粗暴,竟为一己之私,坏人忠君名节。”
袁涣笑呵呵不以为异:“孙氏若懂名节,又如何能有如今江东之基业?”
对此辛评笑着点头,当即承诺说:“公与我主同为玄德公门生,素有亲谊。
今意外到河北,我主自当援手。
待邺城来人后,我主自会伺机送公返回南岸。”
“袁显思之恩,来日自当回报。”
袁涣不悲不喜拱手也是做出承诺,他不可能为河北效力,他执意要走,袁绍、袁谭都会成全他。
这种事情是孙家这种暴发户、寒门士人很难理解的,这类人趋利避害,是很难懂忠义大节的。
也只是袁绍、袁谭会成全他,乱世里长大的袁尚已没了名士风骨,更重实际利益得失。
简单酒宴之后,辛评又亲自送袁涣回船,并送上崭新被服等生活物品。
袁涣终究是江东人劫持而来送给邺城的,袁谭也做不出反劫、强掳的事情。
已经深深得罪了曹操,这支白鹅贼除了河北还能投谁?
所以辛评相信自己的影响力,只要亲自送袁涣回船上,船上贼人自会好好照顾袁涣的生活起居。
();() 另一艘船上,刘晔白巾遮面露出一双眼睛,站在护栏前俯视辛评一行人离去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