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文健来说,“南李北梁,东尤西贾,中为秦”
五大家族中,他已经大体了解了两家,一个是以钢材化工有色起家,黑白两道通吃的贾家,另一个是以股指和国债为交易品种,穿梭于学术和政治高层之间的秦家。
前者是从王锋口中得知,后者则是通过满悦零零碎碎讲述。
这次有关梁家的故事,也将由王锋讲述,毕竟他是警察,掌握的材料全面而丰富。
北梁第一代掌事叫梁仓,一听这名字就知道五行都是粮食,祖籍山东,早年为了生计加入了闯关东的队伍,经过一场从胶东半岛,到山海关,再到松花江的艰苦长征后,终于开垦了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地。
那时候的东北俗称北大荒,“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绝不是一句玩笑话。
梁仓自己过了几年安稳日子,攒下了一点家底,便和一个寡妇结了婚,说是寡妇,实际上是别人家没过门的媳妇,他的未婚夫因为拒绝被抓壮丁而被大兵活活打死了。
两人结合后,继续过着地道地农民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天播种,秋天收获。
可能由于梁家所居住的地方太过偏僻,导致某些方面好似世外桃源,“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些热心肠的人,开始把大家聚集在一起,统一播种,统一劳动,统一收获。
老梁觉得这样也挺好,反正他们周边住户也不多,没多大影响。
可能那个时候的人们比较纯粹,大家在集体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帮衬,真正地实现了让村里充满爱。
在这期间,老梁和他的媳妇生下了两个男婴,一个取名叫梁文志,另一个取名叫梁文远。
就这样一家四口快快乐乐地生活着,直到有几年,村长经常号召大家一起捐粮食给国家,帮助国家度过难关。
老梁双手赞同,这一捐就是三年。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大梁文志为了响应号召,在县城农校中专毕业后,就放弃了城镇户口,去辽宁的乡村当起了知青。
梁文志很好地继承了梁仓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品性,他觉得下乡也挺好,本来自己就是乡下人,再加上自己学习的专业也是农业。
来到辽宁盘锦农垦区以后,梁文志并没有放弃学习的热情,阅览室的报纸他几乎一期不落,书籍也是被他挨个翻过,尤其是有关大米的农业知识,让他痴迷。
众所周知,大米是华夏日常生活中重要主食,而在这泱泱大国之中,大米品类繁多,但是盘锦大米,可以说是优质大米的代名词。
根据《盘山厅志》物产篇中的记载——本地产“稻”
,分“水旱”
二种,俗曰粳,表明了当时的盘锦出产粳米了。
梁文志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理论,他现盘锦大米之所以优质,主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
...
摔倒前,林冬雪觉得婆婆是老不死,大姑子是扫把星,外甥女是拖油瓶还有那个男人,一定是上辈子倒了大霉,她才会遇见的。摔倒后,林冬雪认为婆婆赛过亲妈,大姑子恩人再世,外甥女是小天使至于那个男人,唔...
不是特种兵文!是军旅生活文!标签莫名其妙的创业失败,散尽家财的叶飞无力救治病重的双亲,只能眼睁睁看着父母离世!一场意外,将叶飞送回二十年前,入伍前两个月。看着双亲的音容样貌,叶飞欣喜之余在心中暗下决定!这一次,他要留在部队,出人头地!多年后,叶飞对着全世界的记者,说出了那句振聋发聩的名言!勿谓言之不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