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你现在很多烦恼,要去破坏,你很多的善法还没有成就,但是因为你能够了解到——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所以你觉得断恶修善这件事情是可以做到的,时间的问题而已。
只要你不放弃努力,这件事情是可以做到。
好,这个地方的般若法门在你的成佛之道当中扮演重要角色,你要去思惟,它是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最后结论是故知无生。
无生是怎么有呢?它只是一个因缘和合,虚妄有生的一个刹那刹那的假相而已。
你只要能够知道这一点,你就很容易过关。
当然这是利根人,他能够直接从理论上的去观照,这个叫——体空观。
第二个假设我们这样观实在是有困难,那么我们看
第二段、析空观
正妄生时,仍不在内,
亦不在外,不在中间;
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未来。
析空观它是从一个有相因缘的观察,前面是从理论上。
就是说烦恼活动的时候,比如说你贪欲、嗔恚,你可以从分析的方式观察。
一、从空间上观察:烦恼,它是有自性,有自性它应该有一个处所,这个东西是存在的,那么它存在一定有一个依止的处所:
(一)、在内:在身体之内,我们看身体之内是心肝脾肺肾,找不到烦恼的处所。
(二)、在外:身体之外——身心本不相知,如果它在身体之外,那么它跟我没有关系。
(三)、在中间:当然没有所谓的中间,不在内外中间,在空间上你找不到它的存在。
二、从时间上观察:在时间上,过去、现在、未来。
蕅益大师说,我们观察烦恼也可以从过去、现在、未来,来观察。
说是:
“未生无潜处”
——说这个烦恼是假设有自性的,那么它还没有生起之前,它潜伏在哪里?就是我本来没有烦恼,后来才有烦恼,这个烦恼还没有在我的身心出现的时候,它是躲在哪里?结果你找不到它躲的处所——“未生无潜处”
,没有潜伏的处所。
“正生无住处”
——它在我身心世界活动的时候,它也不在身体里面,也不在身体外面,它也没有一个依止处。
“生已无去处”
——当烦恼消失的时候,那么它又去哪里了呢?你找不到。
最后结论——觅之了不可得,吾与汝安心竟。
就是说我们看到烦恼,不要马上就想要去压抑它或者随顺它。
你可以稍微静一下,看看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那么你只要有一次的经验,只要有一次的经验,不管哪一个烦恼,你能够知道它是觅之了不可得,对你未来的修行当中会产生很大的信心。
所以我们做个结论:
第三段、总结
生即无生,终无自性;
自性既无,他性何有;
自他既无,岂有共性;
有尚叵得,况无因生。
所以说简单的讲就是第一句话,总结就是这句——生即无生。
就是说它虽然有一个它的活动的假名假相假用,但是它的体性是毕竟空寂的,所以它是可以假借因缘而生,也能够假借我们戒定慧的因缘而消失,因为它不是那么的真实,不是那么的坚固。
叶秋穿越到了大荒世界,获得万倍返还系统。传授或赠送徒弟一样东西,就可以获得高倍暴击返还。叮,你送给弟子一颗洗髓丹,触发千倍暴击,获得一枚神髓丹。叮,你向弟子传了十年功力,触发百倍暴击,获得千年功力。叮,你赐给弟子极品宝器紫霞剑,触发万倍暴击,获得仙剑云霄一把。众弟子师尊实在太大方了,对弟子从来不藏私,什么都送。...
自由只是种幻想它不存在于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某归宅部部长不讲规矩随心所欲于是成了别人眼里的何必在意只要自己开心就好...
谢依晴做梦也没想到,她刚买了一大袋零食,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就一不留神被撞进了古代。小小的姑娘,有一点点可爱,有一点点甜,有一点点迷糊,还有一点点暴力倾向还好,家里爷爷奶奶慈祥,爹娘宠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