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39章 扒灰的公公一(第1页)

第39章扒灰的公公(一)

话说正当赵大宝一家为借种生娃的事情商讨的热火朝天的时候,这边厢李小孟已经在为他的“探宝大计”

开始他的前期准备工作了。

那天和狗蛋儿在西瓜地旁、老桩树下“煮酒论探宝”

,虽然在“战略”

上达成了一致,但在具体实施细节上却还未有实质性涉及。

虽然说是说了先从外围打探情况开始着手,但究竟先从哪儿打探呢?怎么打探呢?这都让李小孟颇费脑筋。

为此,自那天和狗蛋儿一别后,李小孟哪里都没去,成天把自己关在屋里,苦苦思索着。

李小孟是个善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年轻人,这一直是他的最大优点之一,他不愿打无准备之战。

想累了,就睡一会儿,饿了,就泡一包早已准备好的方便面,就连三湾小馆儿他都没去,就这么一直过了两天,依旧一筹莫展。

奇怪的是,这两天狗蛋儿也没来找自己,可能他也有他的事忙吧。

可不是?狗蛋儿还有自家的饭馆要帮忙呢,他可比自己事儿多得多,李小孟这样想着。

想到费脑处,李小孟百无聊赖地随手拿起床角的那本《毛泽东选集》翻了起来。

很奇怪,他和许多别的城里同龄人不同,他不喜欢追星,也不喜欢看娱乐八卦新闻,反而对一些《孙子兵法》、《毛泽东选集》之类的文献感兴趣。

为此以前在学校没少受一些同学调侃,开玩笑说他是思想老化的老古董。

李小孟不以为然,他是自内心觉得这些伟人经典能给自己带来许多有用的营养,从这些伟人著作中能不时感受到闪光的智慧,令人拍案的精妙,这是需要静心才能去品味的。

经典就是经典,经典永远不会过时,只在乎后人如何去理解,怎样去应用,李小孟深深明了这一点。

李小孟随手翻阅着,正好翻到其中一篇《实践论》,书上写着:“只有实践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手段”

;“如果想要知道李子的滋味,最好自己摘下来亲口尝一尝”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

……

看似大白话似的表述,却蕴含着深深的哲理。

李小孟似乎茅塞顿开了,他简直要拍案叫绝。

自己关在屋里,不就是在闭门造车的做“蠢人”

吗?不行,得出去,得去多看、多问,在调查的过程中逐步累积,逐渐地解决问题,等调查工作做充分了,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水到渠成了。

李小孟这样想着,不禁在心里又由衷地赞叹了一句——不愧是经典!

李小孟穿好衣服(天热,他在自己屋里往往只随便穿一个裤头),然后就出了门。

他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个人——张婶,张玉梅。

不知是许久没有见到张婶有点想她了,还是因为张婶是三湾村为数不多的自己最熟悉的人之一,李小孟今天第一个调查对象居然想到了她,或许两种因素兼而有之吧。

其实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李小孟记得张玉梅说过她的公婆近期要搬来和她一起住,李小孟觉得三湾村的老人们应该对“牛角湾”

、以及三湾村的整个传说更有了解,尽管上次老村长已作了详细介绍,但他还是希望从不同的老人身上得到更多的信息,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说不定。

主意打定,李小孟就直奔张玉梅家而去。

出了门李小孟才意识到,现在已是午后时分,太阳火辣辣地吐着火舌,烤的大地烫,来三湾村不知不觉已有了些时日,天气也慢慢转入了盛夏。

枝头上的知了不知疲倦地啼叫着,为这午后宁静的乡村鸣唱着夏曲。

张玉梅家不远,顺着村道拐个弯就到了,李小孟熟的很。

来到院外,院门虚掩着,李小孟轻轻一推便进去了。

屋门却关着,李小孟刚想喊人,却听到那间自己熟悉的张婶的屋内隐隐传来两个人的说话声。

李小孟一时好奇,便凑上前去,想听个究竟,这一听不要紧,却着实把他下了一大跳。

热门小说推荐
七零农场家属院日常

七零农场家属院日常

作者专栏预收豪门后妈综艺放飞暴富爆红,年代文反派的三岁妹妹看见弹幕后求收藏,文案在最下面本文文案陈叶云父母早亡,和弟弟妹妹寄人篱下,拖垮了大伯一家,又面临要结婚的麻烦事,要么去给人当后...

快穿之龙套好愉快

快穿之龙套好愉快

戏精宁黛屡次崩坏剧情被流放古代,幸好她还有一部神奇的手机,手机里有个龙套好愉快红包群。群主每天都会发红包任务五块钱招一名弱鸡龙套,男女不限,先抢先得。据说攒满一定的零钱,就可以向群主购买一...

六扇门之剑指江湖

六扇门之剑指江湖

古文研究生叶修文,郁郁不得志,但不想,当穿越侠武世界,自己的古文研究,却大放异彩。别人看不懂的武功秘籍,尽数成为了他的囊中之物。六扇门的大佬活阎王,用一本没人能识得的刀谱,敷衍他,结果却成为...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