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四也没放在心上,既然不听话,那就让他们吃点苦头再听话。
谁怕谁呀!
没过多久,盐俭县的人都知道小四说得那句名言。
百姓们纷纷感慨,朝廷终于给他们派来个好官。
接下来的日子,老大忙着开饭馆,林云舒带着凌凌张罗开武馆的事宜。
武馆门口写着告示,如果身手好,可以推荐进县衙当差。
只这一条,报名者无数。
吴江之前的那些衙役,一小半参与劫囚,另一半躺在炕上不能动弹。
但县城的安全可等不了他们,于是小四大手一挥,全部革职,重新对外招人。
这要是换成别人,肯定要顾忌这,顾忌那,但小四却是不怕。
他是盐俭县老大,要招什么样的衙役,他说了算。
老三这个捕头为了招到身手好的手下,天天在教场跟人较量。
他要求高,在他手底下打不到三个回合全都淘汰。
林云舒开的武官,倒是给这些人开了方便之门。
有些人天生力气大,但是没学过武,所以不懂得防御与攻击,在老三手上过不了几招就败下阵来。
可到了武馆学习,由凌凌和几位镖师教导,武功水平逐步提高。
老三时不时就会过来考核,只要通过,就会将这些人收为手下。
渐渐地,前来武馆报名的人越来越多。
武馆比县衙的演武场还要大,各种工具更多,凌凌天天带着虎子往这边跑。
十一月中旬的时候,京城宗人府终于派捕快下来录口供。
其实按照以往的习惯,这些犯人应该押送到京城。
但谁让生劫囚事件,崔知府担心半路再有人劫囚,就在奏折里请示,让宗人府的捕快下来录口供。
来人是京城中有名的名捕,名叫王小刀,年纪很轻。
进了县衙,王小刀连客套话都没说,直接让小四带他去牢房。
小四写了张条子,交给老三,让他带王小刀去牢房。
老二自告奋勇也去帮忙。
一路上,老二试图跟王小刀套近乎,但对方是个寡言的性子,轻飘飘地看了你一眼,那眼里的寒光就能让人不寒而栗。
老二面上讪讪地,倒是老三瞧着他手里的宝刀十分眼缠。
以他的眼光来看,这人手里的宝刀价值千金,比他手上这把好多了。
也不知他能不能有幸见识一番。
可惜这人不是个好说话的,老三只好按捺住心中的渴望,将人带到牢房。
王小刀看着两人,“请你们先出去,我要审案。”
老三抱着刀立在一旁,一动也不动,“那可不行。
谁知道你会不会严刑逼供,让他改口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