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22章 懵懂事(第1页)

俗语: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

谁能跳出墙外去,心宽体壮福寿长。

“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冰融后的滹沱河两岸农民开始作务自家那一亩三分土地了。

且说卜元身先士卒,带着他的村民们经过十几天的苦战,圆满完成了今春植树造林任务。

出勤人数之多,规模之大,质量之好,超过以往任何一年。

因此,受到了镇领导的表扬,得到了多山县政府的嘉奖。

真可谓春风得意,干劲十足,更加勤奋。

一早,他站在滹沱河大桥上,望着冰雪融化后那浑浊不清的河水缓缓向西流淌,远眺昂首山那蒸腾的云雾绕山而行,仰望天空那一群排着长队、喊着号子北飞的大雁,不由心旷神怡,大声喊叫起来:“啊呜哟哎!”

在宁静的晨曦中,从山谷里、林梢间、河床上传来缥缈的回声,“啊呜哟哎!”

“啊呜哟哎!”

他喜欢这种回声,多么亲切,多么诱人啊!

连大自然都能传递人的心声,何况自己辖下的村民?你有付出,就有回报,多好的事儿啊!

兴之所至,他沿着河岸,顺着山势向上游溜达,爬上一道山梁,回首鸟瞰,青山绿水间这片神奇的大地,真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啊!

那林网方格、那条条渠道、那潺潺流水、那肥沃田野、那遍地耕牛,还有那扬鞭犁地的农民,粗犷豪迈的爬山调,嘟嘟冒烟的拖拉机,这是山间农民的春光曲,这是新时代的交响乐。

昂首村农民在春天里撒下种子,期盼着秋的收获。

卜元忽然想起红灯记里李玉和的一段唱词:“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来,试着哼了两声,五音不全,走板走调,自嘲自笑起来:“娘的,俺这破嗓子真不行哩,要是仇月鲜唱出来,肯定是字正腔圆哩!”

想到仇月鲜,他的心情马上沉重起来,拍拍自己的脑门子,“唉,俺真不该干那见不得人的事哩!

鬼迷心窍了,越不愿想她,越能想她,这事闹的,怎收场呢?”

他不敢想下去,急急忙忙返回村里。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长期面对黄土背朝天、过惯了被人驱使,集体劳作的农民,反倒有点摸不着头脑,不习惯自耕自种、独自经营的生活方式。

他们迟疑了一阵之后,自觉不自觉地投身到这历史的洪流之中,摸索前进。

京城至省城、省城至大峒,两条柏油路,一条铁路,成丁字穿越昂首小镇,昔日荒凉的公路、铁路两侧,凭借改革浩荡春风,突然繁华起来。

饭店、酒吧、加油站、百货、配件、澡堂子,像雨后春笋般,沿着国家大动脉拔地而起。

不少外地人涌来与本地人合资创业,搞批发、搞运输、搞物流、开矿山、磨金子、选铁粉,总之一句话,什么闹钱闹什么。

因此,小镇人口成倍地增长,街市上一下子红火起来。

原来只懂得春种秋收的农民们,脑子灵活起来了,有的把土地转让给别人,自己进城打工去了;有的放下锄头,拿起勺头,成了小饭馆老板;平时围着锅台转的农家妇女,操起剪刀,加工新潮服装,开起了缝纫店;一双双长满老茧的粗糙的大手,如今作卖作买,能打会算,游刃有余。

谁能说俺们农民天生的笨呢?再看看昂首镇大街上,哪里还有空闲的门面?理发的、美容的、装潢的、修家电的、修摩托的、卖豆芽豆腐的、专营水产肉食的、加工糕点的、烧烤的、风味小菜、奶油冰糕、瓜果蔬菜、摆书摊的、拍婚纱照的、玩电脑的……哪一行离得开咱农民的参与与消费呢?

时代在变,事物在变,人也在变。

大浪淘沙,难免有极少不和谐音符出现。

热门小说推荐
女配在线娇弱

女配在线娇弱

家里有矿的大小姐傅许许在成人礼时意外身亡后绑定了一个快穿系统。系统038十分积极的叭叭叭,我们的口号是世界和平傅躺平咸鱼许许微笑,你在想屁吃不如,我先原地成个仙某日。某高中旁边小巷。男主她...

我已不做大佬好多年

我已不做大佬好多年

不要叫我大佬。我已不做大佬好多年!当张国宾讲出这句话,江湖红棍成为过往云烟,香江才子只是小小点缀,商业巨子金融巨鳄亚洲教父一个个光环围绕在他头顶。红棍坐馆话事人一个江湖已远,却又有无数江湖。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我的名,张国宾!...

崇祯聊天群

崇祯聊天群

崇祯二年末,只能和当下人聊天的系统,向魂穿崇祯皇帝的胡广下达了第一个任务给京师城外十万建虏大军一个教训!胡广你这垃圾系统,只能聊天,就让朕给城外的十万建虏大军一个教训,完不成还要抹杀,疯了么?群号306779547,欢迎进群聊天跑龙套。...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