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山,因山顶有座禹王庙而得名。
位于邳州市戴庄镇境内,西临京杭大运河,北望山东枣庄市台儿庄,距台儿庄仅有7公里的路程。
禹王山的东北为湖山、窝山。
正北为邢家楼、五圣堂。
禹王山是座缓坡形的石头山。
禹王山为整个台儿庄地区的制高点,鬼子如果占领它,向西便可控制京杭大运河,还可居高临下摧毁国军台儿庄防线及津浦铁路线。
向东,可纵深切断陇海铁路,直取徐州,使国军300里之内所有的防线如同虚设。
禹王山如此重要的地理战略要地,自然就成了中日双方争夺的焦点。
禹王山,泥土少石头多,且全为坚硬的青色石,是座石头山。
山峰为一前一后两个山头,主峰略高一点,山型如同一幅马鞍。
话说,滇军一路疾奔,过河后,一〇八六团马不停蹄,直插禹王山顶,刚上的山顶,占领一座山头,另一山头,马上也被鬼子占领,两方随即交锋开火,都想一鼓作气夺下对方所占山头,控制整座山峰。
由于双方都是匆忙迎战,都无掩体工事做掩护,交战片刻,双方就都死伤无数,血流成河。
鬼子的武器好,火力猛,但滇军不怕死,死不怕,虽说武器不如鬼子,却也能死死地钉在禹王山的主峰上。
鬼子见硬夺不赢,鬼子的炮弹就像暴雨点一样,铺天盖地罩住了整个滇军阵地,整座禹王山都颤抖了,滚滚的浓烟瞬间覆盖了整个主峰。
鬼子用炮火猛轰禹王山的主峰,鬼子的炮火刚停,鬼子兵就又冲到了眼前,滇军士兵奋力反击,连续打退了鬼子的数次疯狂的进攻,同时,滇军自己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连续争夺,昼夜苦战,滇军还抓住战斗间隙,拼命构筑工事,滇军终于在前沿架设了铁丝网,设了障碍物,并挖出了一些单人散兵坑和机枪掩体。
还用战区长官部调拨的2万条麻袋,装土堆砌胸墙,沿山的东、南、西三面设了防御线。
敌我又发动了数次冲锋,谁都没有成功,各占据一个山头,互相拼命抗争,除增加一些尸首外,谁都没捞到什么便宜,局面形成了胶着对峙状态。
滇军的84师的营、团指挥所都已上了禹王山,离火线不过是20米的距离。
184师的师指挥部也设在禹王山西南坡上。
全体将士发誓与禹王山共存亡。
鬼子更是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鬼子下足了血本,鬼子动用了他的王牌,号称“常胜”
的矶谷师团的一个大队,配以坦克、骑兵,沿着大小杨村、湖山、窝山,摇着膏药旗,从禹王山西北坡向山顶猛扑上来,同时,鬼子的炮兵也把成吨的炸弹,瞬间倾射在禹王山的主峰之上,滇军刚修好的战壕掩体又被夷为了平地,前沿士兵只得用炸弹的弹坑作掩蔽,拼死抵御鬼子的疯狂进攻。
鬼子的矶谷师团,果然战斗力非凡,头一批鬼子被击败了,第二批又继续进攻,全天激战不止,滇军更是前仆后继,负伤不下火线,工事随毁随修。
一线被突破了,退到二线继续抵抗,一旦援兵到来,便及时出击,夺回丢失的一线阵地。
敌我双方步兵在浴血鏖战的同时,炮兵也在激烈对射。
处于绝对优势的鬼子炮兵集中几十门重炮向滇军炮兵阵地狂轰滥炸,滇军炮兵沉着迎战,及时还鬼子炮兵以颜色。
禹王山主峰鬼子久夺不下,鬼子就开始了一轮又一轮地炮击,滇军在战争中学会战争,滇军接受经验教训,日军炮轰时,滇军除留出少数哨兵监视外,大部队撤离阵地,当日军步兵骑兵坦克进攻时,部队及时再次进入阵地,先以机枪、步枪打击鬼子的步兵,继而用集束手榴弹对付鬼子的坦克。
与此同时,滇军的重炮营也对日寇炮兵进行压制性射击,以猛烈火力封锁日寇进攻的要道,但疯狂的鬼子仍冒死前进,仍旧一批又一批地向滇军阵地冲来。
滇军还是先以步机枪,继以手榴弹,最后干脆就是白刃战,力争把进犯的鬼子全部消灭在阵地前面。
防不胜防,就在敌我双方激战近战混战中,仍有小股鬼子冲破了防线,攻占了禹王山主峰山顶。
此时,小鬼子由适时发起全面进攻,滇军第一道防线被突破,第二道防线也局部动摇,形势非常紧张。
如果禹王山失守,直接就威胁着台儿庄大本营,威胁着运送伤员、给养、弹药及后方通往前线的一条大动脉——台赵铁路。
战区司令长官立即电令滇军军部,不惜牺牲,把禹王山夺回来。
184师师长亲自率部向禹王山之敌猛攻,步枪、机枪、大炮炮弹骤雨一样倾泻在鬼子们的头上。
鬼子支持不住,就施放一串烟幕弹和化学武器,浓烟滚滚,迷雾满天。
老天有眼,恰巧此时刮起一阵强烈的西风,将烟雾刮向鬼子。
184师师长当即命令全师号兵一起吹起冲锋号,喊杀声响遍山野,滇军一鼓作气,再次收复了了禹王山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