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守义走了,他得回去准备人马,来拉物资。
“议事房”
中,谢岩向众官员介绍了交易情况,没有一个不满意的。
唯一不理解地是,谢岩提出了一个什么“大生产”
的口号,还告诉他们说:“在换防军队到来之前,需要交给黄掌柜那些物资,因此,军中不论官员还是士兵,都必须全部参与生产,如果有谁不卖力,或者干得不好,扣钱,从封赏中扣除。”
堡中每个人都是为了军功和钱财来打仗,最后要是给扣了,那谁吃得消?每个人心里都在想着同一件事:“扣钱?那还不如直接要老命得了!”
所有官兵拿出了比打仗训练还要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大生产”
中!
堡外营地的妇人们自然是专门制作帽子和围脖,由于做的多了,熟练程度大幅度提升,效率也更着提高起来,而且几乎不分昼夜的干活,以至于冯宝批评谢岩说:“你比血汗工厂的老板心还要黑。”
谢岩没时间和他进行口舌之争,他每天要带人去挖“石炭”
,“炼钢炉”
自从砌好之后重来没有停过,“石炭”
的消耗量急剧攀升,士兵们将“高句丽”
的盔甲、刀、长枪枪头等,只要是铁的都拆下来往炉子里面扔,等熔化之后,再把铁水倒进泥范里,形成一个一个铁锭的样子,最后等冷却后,再把泥敲开,取出一个个铁锭。
由于制造盔甲、刀枪的材料本就是比较好的精铁,所以,谢岩就省了一道“锻打”
工序,产量也高了许多。
即使少了一道工序,可在干过铁匠的人眼里,这已经算是很好的精铁了。
他们哪里知道,真正的秘密出在那炉子上,炉子砌的高,温度就高,在加“石炭”
的燃烧室边特意开了一个小口子,顺着缺口又砌了一小段空心的出来,在出口处,谢岩找人作了简易木制鼓风机,由四名大汉不停地往里面吹风,经过这些努力,炉里温度要比大唐人常用的炉子高很多,如此一来,更容易去除杂质,自然更容易得到质地优量的精铁,虽然比不上千锤百炼的百炼钢,但要说它是精铁,却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最闲的依然是冯宝,他的职务又变了,成了“安全生产监督队”
队正,继续成天晃悠,即便他热爱的“酿酒”
事业,因为没有人,如今也不弄了。
不过呢,隔上几天,他就会和来拉粮食的黄守义一起去“营平寨”
玩两天。
战事是彻底结束了,根据“都督府”
的通报,谢岩得知,“武平堡”
一线的军寨果然没有放弃这个大好机会,他们全部出动,如愿以偿地夺下所有“安市城”
在西线的所有要塞,基本上实现了当初谢岩的设想,即边境线向东扩展一百里有余。
“武平堡”
现在反而成后方了。
“开疆拓土”
对于任何一个王朝来说,都是头等大事,对于“营州都督”
张俭来说,更是大事中的大事,他本人亲自跟随过李世民东征“高句丽”
,亲眼见过皇帝陛下在“安市城”
下久攻不克时的糟糕心情,更加清楚,“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