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信是个好人。
这个好,是张伯对他的最高评价,淳朴中却不乏真情。
赵之信年轻时也算此城中的名人。
原来他竟是出生于书香门第,只不过家族没落了,到了赵之信这一辈,家中只有父亲办了间私塾,聊以维生。
赵之信从小随父亲在私塾长大,耳濡目染,学问也很不错。
及冠后,他的才名已遍及全城,人人提起来都称道他一声“赵书生”
。
可惜赵家贫寒,赵父无法为其铺路,赵之信入仕无门,当过两年幕僚却看不惯官场黑暗,无奈只得弃文从商。
彼时赵父已亡故,赵之信遵从父亲遗愿娶了何氏为妻,小两口变卖家产置了间小铺面开了家书坊,起早贪黑,再加上赵之信的才名吸引了不少读书人前来,倒也勉强维持生计。
提及年轻时候的事,赵之信眼中多了几分光彩。
说起自己开过的书铺,赵之信忍不住道,年轻时通过书坊见识了不少名人。
有人到他店中购书,也有人将书画放在他店中售卖。
听到“书画”
二字,无殇心中一动,便问道:“赵老伯可曾见过苏、叶之画?”
赵之信略一思索,道:“贵人说的可是‘墨白无骨娇颜色,丹青重彩壮山河’的二位大师?”
无殇点点头道:“正是。
赵老伯果然知晓二人。”
赵之信忙道:“二位大师当年名动天下,小老儿岂会不知。
说起来那应该是三十年前了吧。
可惜叶大师本就是朝廷高官,一画难求。
而苏大师——“赵之信叹道,“当年苏大师随叶大师进了京,此后便一直在京城,据说两家还结了亲。
只可惜后来,苏大师游历四方时出了事……”
赵之信再叹一声,道,“天妒英才呀。”
无殇未料到这赵之信竟真知晓上一世父亲之事,听他话音好像还有未尽之言。
此刻也不是谈此事的时候,便道:“赵老伯说的是。
赵老伯的书铺,后来又为何不开了?”
说起此事,赵之信又湿了眼眶。
张伯抢着道:“为何不开?还不是没有办法。
你道那书铺开在哪里?就在城南。”
...
兵王,这是在任何一部字典上都查不到的词,士兵创造这个称呼仅是为了表达对他们中间绝对佼佼者的敬佩和尊敬兵王,士兵中的王者,他们仅仅是士兵中的王者,也许他们永远也成不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将军,但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