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凌满脸肃然,眼中有些泪光闪出。
“先说赋税,账面上的数儿是那些,收上来的却是两倍半到三倍半,这要看州县长吏的操守。
为什么呢?因为有加派有浮收,通扯按照三倍计算。
官府要修官衙,要整治战守器具,要加倍抚恤阵亡伤残将士,要迎来送往,要交通朝中名流达官,郡中官吏俸禄,这些都是要从加派中出的。
百姓纳粮完税,要过诸个关卡,诸如踢斛淋尖之类,这样多收的将近四成,按例是由各级官吏分润的,这就是浮收。
五原郡是边郡,鲜卑一年寇边数十次,力役尤其繁重,去年就是四个月。
如此算来,五口之家五十亩中田,一年的税负就要一万一千钱。
至于开支,父亲管理家务,对这个一向在行,还请父亲讲解一番吧。”
王隗拿出一把算筹,口讲指画开始计算。
“梁米市价四百钱,这没错。
但是秋收之时,百姓要交粮完税,要有四成的浮收,然后卖给米商换钱,才能购买各色物件用具。
米商们会压低收购价格,市价四百,收购价两百五十就很厚道了。
盐铁官营,价格绝对会上涨。
这样算来三十亩中田,亩产三斛梁米,完了赋税所余不过万钱。
再扣掉盐、猪牛狗犬、农具各色,一年下来好年景不过三千钱,扣掉人情来往婚丧嫁娶,你看看还有多少?”
王隗把算盘一扔,正视王晋。
“况且年份有丰歉,丰收则谷贱,歉收则谷贵,,四五月份正是青黄不接之时,免不了借贷度日。
现在的行情是九进二十七出,我王氏九进十三出已经是非常厚道了。
第二年一旦还不上,免不了卖田卖地卖儿卖女。”
王隗长长叹了一口气:“百姓的日子苦呀!
如此日复一日,徒附愈多,百姓愈少,世家渐愈多,赋税愈少。
可是朝廷的出项日重一日,多余的赋税也会转到余下的百姓身上。
朝中宦官专权,衮衮诸公只知高谈阔论,无人关注百姓的些许升斗帐!
如今百姓们辛苦一年才勉强得个温饱,过了今天没有明天,这是乱世之兆呀!”
王述目视王晋,一字一顿缓缓说道:“莫小看了这百姓的升斗帐!
民为贵君为轻,百姓过得好,大汉才能强盛不衰。
自太祖高皇帝始,三百年间,大汉的立国之道只有一条,那就是轻傜薄赋与民休息!
没有文景之治积下的府库钱粮,武帝如何能横扫大漠?伯始,你且记住,无论官做得多大,首先要算好这小民百姓的升斗帐!
朝中诸公,不识五谷不辨稼穑的居多,从风尘俗吏做起的少,清谈一番便以为事实底定。
王氏子弟切莫如此!”
“如今的情况你也清楚,宦官是不消说的,那些人只知道五铢钱是好的,治国那是休想。
清流们早就变了锯嘴葫芦儿,只能抽个冷子来一下狠的。
几伙儿争来斗去,没有人在意小民的活路。
在朝廷上提心吊胆不如在地方上混个实缺儿,上可避祸,下可保全宗族。”
王述又饮了一大口酒。
“说实话,这个缺儿原来还真不是你的。
只是因为原来出钱的主儿活动到了更好的地儿,宫中马上就要发诏书,老夫当机立断,花了三百五十万拍下了。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西大旱…有完没完?还真没完。要知道这场大旱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五百年?孙悟空都从五指山下出来西游了,顽石已长满青苔,沧海都变成桑田了,这么绝的事情咋就让明末陕西百姓给遇上了。灾荒时间长了,地主也没余粮,皇帝也没闲钱,不征税紫禁城就得关门。啥也不说了,该征税的还得征,陕西也不能例外。奶奶的,都这样了还要收税,让人活不?陕西百姓经过一番深入的思想斗争,联系一下当下国内的基本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广大民众决定起义,理想远大的当起义军,理想一般的当土匪。好了,大环境就这样,提起刀开始干活吧!小说交流群号456361091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明末匪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预收文六零年代先婚后爱原来我是偏执大佬的白月光当玄学大佬穿成豪门假千金戳专栏求收藏下面是本文文案偏执糙汉vs软甜娇娘在村里穷的叮当响的肖卫国,突然从外面带回来一个比村花还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