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非庸是宰相丁奉元小儿子,文武俱佳,大儿子在起义时战死沙场,丁奉元当宰相后,为了避嫌,不让丁非庸进入朝堂,而让他进入知行院做了老师。
方易之当初进知行院,因为刻苦好学,深得丁非庸喜爱,在生活和学业上给予了很多帮助,方易之也深深地敬重这位师长。
后来丁非庸不甘一辈子在知行院做个教习老师,求父亲让其进入朝廷报效国家,丁相拗不过,只给安排了一个鸿胪寺卿的闲职。
丁非庸离开知行院以后,方易之也经常到相府探望这位昔日良师。
方易之跟着管家穿过相府回廊,很快见到丁非庸。
这位当朝宰相之子正在自家苗圃侍弄土地,他四十多岁年纪,生的方面大耳,颌下一胡须如浓墨一般,面色红润,双目有神,上身只穿了一件短褂,粗壮有力的手臂握着一把锄头。
他刚刚种了两洼冬蔬,虽然已是深秋,额头汗珠细密,强健的身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隐隐热气蒸腾。
看到方易之他放便下锄头,热情地招呼方易之到苗圃中的石桌坐下,下人适时地送来一壶沏好的菊花茶。
丁非庸蹭蹭脚上粘的泥巴,笑呵呵地先给方易之倒了杯茶,说道:“人言: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可我丁家在蜀中崛起至家父算起,已绵延二十一代,易之可知为什么吗?”
方易之肃然起敬,站起躬身道:“丁相于国,劳苦功高,丁相治家,民间亦传言他老人家常说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
。
丁非庸摆摆手道:“其实,我丁家数百年来不过是趋吉避凶罢了,到了我曾祖这一代才开始入朝为官,家父一直秉承着上不结党不营私,下不与民争利,虽然为官多年,但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说这个了,易之说说,今日来,所为何事?”
方易之先问候了丁相的病情,后又说明来意。
方易之在知行院已结束教习历练,马上就要毕业了,想去军部成就一番事业,他料定皇上将来一定会讨伐西凉,想去驻守在兰州城的征西军大营效力。
丁非庸看着这个曾经的学生,这些年一步步成长,如今举止稳重,又满腔热情,想到自己虽贵为宰相之子,却不能随心而行,不由感慨不已。
方易之又说起这次出去任教,收了两个好学生,以所有考核科目均为甲上的优秀成绩考入知行院。
丁非庸捻须称善,夸赞方易之道:“你为人虽然表面宽厚平和,其实内里治学严谨又傲骨嶙峋,能得你青睐之人必然不凡。
小女文若,此次也要去知行院学习,下次带来让他们见见,以后彼此也有个照应。”
...
李青石本来以为师父是个假装江湖高手的骗子,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个贼牛掰的穿越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家师太彪悍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天地间凶神当道,恶人纵横,杀人放火成仙佛,恶贯满盈坐朝堂!我要为群仙立法,为众生设狱,厘清善恶,各有所报,各有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