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纸上写着:最近看了一本书《三体》,里面说人类真正进入太空后就不再是人了。
其实作者没有发现,很多学生进入社会后也不再是人了,至少不是原先那个单纯的人了。
他们抛弃了很多东西,被社会磨砺得只剩下金钱观。
愿我们能永保初衷,不变成自己讨厌的人。
魏晓天看完发呆半晌,注意到最底下有一行小字,是刘逸才的新作,用来供魏晓天瞻仰。
那是一首改编《一剪梅舟过吴江》的诗:“年华丢进锅里熬,红尘做汤,青春加料。
旧人入了谁怀抱,红了眼眶,绿了衣帽。”
魏晓天赞叹表哥文采了得,感到肚里的早饭都被这文采吸收掉,于是出了寝室,去食堂吃午饭。
现在已经是十一月,食堂不再像夏天那么闷热,魏晓天走到一个窗口买了份牛肉面。
那面上的牛肉薄如蝉翼,看似几片,实则是一片削成,足见食堂师傅刀功了得。
一开始放在面上还能看见,等搅过后透明得与汤融为一体,找也找不出来。
这时吃饭的人已经不多,魏晓天想起每天放学时来这里,许多窗口都排起了长队,插队者不计其数。
而插队者吃完又都斯文地端着空盘子放在收餐车上,可见危机关头方能见人性。
接着又想起初中在学校食堂见过一块地方,是“外教吃饭处”
,那时还写了一段话:
“这所学校的食堂隔开了一间小屋子,有着透明玻璃和比外面大厅更好的桌椅设施,干净明亮,上面明确写着是专供外教吃饭的地方。
那时我不以为意,没感到有什么不妥,只是经常有同学义愤填膺地提到‘种族歧视’、‘不平等’这些字眼,甚至说学校崇洋媚外。
后来还有学生为了抗议,公然端着餐盘坐在里面。
最后这间小屋不知为何消失了。
我想,连教书育人的地方都在孩子心里潜移默化着不平等的观念,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又怎么可能在未来强大,被世人瞧得起?”
魏晓天喜装大人,文中再一次出现“孩子”
。
刘逸才看到表弟写的这篇杂文后,恨自己的学校太过公平,无法展现自己针砭时弊的才华和能力。
可见现在会写文章和能说会道只是一种拿来炫耀的本事。
魏晓天吃完饭回寝室休息,看了下表,下午两点二十上课,还能睡半个小时。
萧明辰和许哲早已呼呼大睡,魏晓天将表哥的信收好,过一会儿也睡着了。
他梦见自己去上课的路上被贾纳水叫到了办公室,贾纳水对身边的年级主任说:“主任,这就是我们班的才子,文章写得特别好!”
魏晓天心里说“哪里哪里”
,只谦虚地笑。
年级主任摸着他的头,说:“不错,我看过这小子写的文章,真乃当世……”
一时间想不出把哪位逝去的文人召唤出来,又想顺便夸下贾老师,便说:“真乃当世的贾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