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目标是如此的话,北伐就是必要步骤了除了为最终目的服务,北伐本身也有好处,比如北伐可以成为许盈的道统。
正如明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于是朱家江山就有了自己的道统、自己的基石所在在如今这个天下割据的乱世,许盈一旦北伐成功,统一了大片土地,这也会成为他的道统未来走上既定的路,也有话可说,而不是如袁继那般被群起而攻之。
另外,北伐在洗练团队上也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如果只是占据江南大地,许盈手下这些党派之争确实难缠,需要小心平衡。
但如果要北伐,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大家须得齐心协力做大事,这就等于是将蛋糕做大了,原本的党派之争也就不存在了
至于打出北伐旗号方便许盈掌军、练军、强军,这就不必说了,因为这事明摆着的事。
齐子舆忙着太学之事,许盈这边转头又和罗真等人商议起了大将军幕府的架构。
许盈让人做了一整套的木牌,这些木牌写红字的是幕府中的官职,写黑字的是一些人的名字。
一块大大的白板上有各种小钩子挂木牌,白板最边上写着内阁六部这是在决定幕府人事了。
许盈以大将军防备北面之名,驻守京口,并在京口建立幕府。
这自然有避开建邺帝党的意思,别如今南渡小朝廷威严尽失,但羊氏这么些年也是对一些人有恩德的,在建邺这个帝党很多、台阁存在感超强的地方,做什么都会束手束脚许盈考虑一番之后,干脆选定了京口做自己的大本营。
这有点儿像历史上武则天在神都洛阳建立自己的统治,也是要避开李氏影响力极大的长安。
而在京口建立的幕府实质上就是一个小朝廷,会取代建邺朝廷调度这南朝天下的小朝廷,这一点许盈自己心知肚明所以他不能仿照以往的一些开府将军,以武力为中心建立一个武将政府这个小朝廷或许就是以后的班底了,弄不好是要影响几百年天下的,必须慎重前提是许盈真能重立江山。
为此,许盈考虑了三省六部制,也考虑了明朝的内阁六部制,两者各有好处。
三省六部制比起现有的台阁架构要权责清楚的多,而且与现在的台阁架构有明显的承接关系,更能为人所接受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三省六部制似是隋唐时所立,事实上在隋唐以前已经有雏形了。
魏晋南北朝时尚省、中省、门下省相继出现,兵部、祀部、民部等等说法业已有板有眼这种时候,差的只是整合,这其实就是捅破一层窗户纸的事儿。
此时和魏晋南北朝时一应故事大类,所以许盈觉得顺其自然选择三省六部制就很好。
但话又说回来,现在只是大将军开府而已,哪怕这再是实质上的政府,再是未来班底,那也不是真正的台阁。
如此来说的话,其实内阁六部制更方便,更方便许盈行事这种要做大事的一代目,中间总少不了特立独行、便宜行事。
所谓一代目,其实就是个人能力、个人魅力都超强,不需要受规则束缚的。
一代目以后,因为后代能力不够,又或者怕出现昏聩无能的,才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台阁制度,算是有个兜底的。
在事急从权的一代目创业阶段,明朝时的内阁六部制其实更适宜内阁六部制其实并不一定能做到皇帝中央集权,这种事要人的。
皇帝足够厉害的话,立足这套制度,真能做到天下于股掌之间。
可要是皇帝无作为,这天下也能自己运行下去,所以才有许多不上朝的明朝皇帝。
“吏部主提调,别人我不放心,最好由老师来为此事兵部主军事,此大争之世最不能将息,成仁在荆州历练颇多,既有领兵作战经历,又有执掌后勤之能,来主事最好。
另外,冠军精于用兵,但他能为前军,不能为后勤,在兵部做个兵部郎也就够了。”
工部、户部、刑部、礼部,许盈也一一安排来。
完毕之后,许盈又道“六部其实主管执行,而论及决策之能,还得内阁。
我欲征辟博士,以备咨询,成为内阁各上之事,先经内阁,内阁决议如何处置,然后上报于我。
我以红笔批示,或成或不成各有说法”
此时没有大学士的说法,许盈干脆用了从秦汉时就很深入人心的博士之说,用博士以备咨询咨询,这谁也说不出个错来。
而内阁博士们的权限,乍不大,只是提建议而已,最后还得许盈这个大将军一言以决。
但仔细想想,博士们的权限深不可测,形同前汉宰相
毕竟各路上那么多,大小事情纷繁复杂,许盈根本不可能事事过问。
1972年的夏天苏若正收拾着行李,过几天她就要去青大读书,那里还有一个未婚夫正等着她。可是一觉醒来,她却成了一个偏僻乡村的知青,床前站着一个陌生的军装男人,床头有一个娃正叫着她阿妈。她转头,就看...
未婚夫背叛,唐沫儿一不小心招惹上了京都豪门贵胄顾墨寒。某天,唐沫儿捏着手里的两道红杠杠,怒,顾少,你为什么要搞大我的肚子顾墨寒将一个小奶娃塞到她怀里,老婆,乖,那是二胎。于是唐沫儿奶完了大...
我是王富贵。在大明朝,没有人比我的钱更多,没有人比我的官更大不过要做这两点,首先就要帮朱厚熜坐上龙椅,要帮他保住自己的亲爹。守护最好的朱厚熜,坚决捍卫兴献王的亲爹身份不动摇总结起来,就是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