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柳娘为背书付出了大量功夫。
别小看背书二字,第一步收集医书、药典就不是容易的事情。
多亏齐家既是钟鸣鼎食之家,又是书香世宦之族,家族本身藏书和族人在各地帮忙收集的书籍够柳娘读这三五年了。
第二部就是背了,柳娘记忆力出众,不成问题。
可是医书出自各人之手,带着浓厚的感□□彩,有的甚至自相矛盾。
柳娘把这些矛盾的地方记下来,相互印证,在医书里找不到答案的,只能留待日后实践证明。
慢慢的,柳娘的名声却打出去了,不是别的,而是她擅长美容、养身。
齐家小姐幼年几乎养不活,这是杭州城里大多数官宦人家都知道的事情,可如今看她的模样,比绝大多数闺秀都健康。
城中有闺女不舒服的,一窝蜂往自在观枯叶道长门下送。
枯叶道长却说这是齐柳娘自己的功劳,她也在学医,不肯冒功。
人们是不信的,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姑娘能动什么。
可见齐家女眷个个精神抖擞、肤白貌美,有人信誓旦旦道老三媳妇嫁进去之前都没这么漂亮,可见齐家都自己的独门秘方。
人们有挖空心思去齐家打听,齐家毫不避讳只说是小女儿的功劳。
即便已有如此多人证物证,人们还是不信,有钻空子来柳娘这里套所谓秘方了,也铩羽而归。
如此几番下来,看热闹、占便宜的人消失殆尽,只有浙江布政使司莫大人家的小女儿体弱多病,眼看养不活,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的送来了。
齐老爷乃是杭州知府,这浙江布政使司莫大人刚好是顶头上司。
他家把人送来了,齐家必定不敢怠慢。
若是了柳娘没有传说中那个名声,齐家也要找到能治疗莫家小姐的良医,不然砸了小女儿招牌是小,得罪顶头上司是大。
那些说布政使昏头的家伙们,才是真昏头了,人家清楚着呢!
布政使夫人亲自把莫家小姐送来,见过柳娘一面才放心。
此时柳娘已经十二岁了,读了满腹的医书在肚内,不论莫夫人问什么,总能及时答出。
莫夫人心想,就算是个光说不练的嘴把式,在这个年纪已经是难得。
况且莫夫人在柳娘幼年的时候也见过她,病怏怏眼看养不活的,哪里能和眼前这个生机勃勃、亭亭玉立的小姑娘相比。
莫夫人拉了柳娘的手道:“好姑娘,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就这么大点儿,一转眼都长成大姑娘了。
你娘和我是手帕交,你叫我一声姨妈也使得。”
柳娘侧头看了一眼跟着来的齐太太,见齐太太点头,才含羞叫道:“姨妈。”
莫夫人这是准备走感情路线了。
双方叙礼毕见之后,莫夫人又引进了自己的女儿,只见莫小姐莲步轻移、娇喘微微,被两个侍女扶着上前。
脸色苍白,唇色发紫,才五六岁的小姑娘,瘦成一把骨头,眼看就要断气儿似的,反正齐太太是不敢受她的礼的,连忙叫人扶道:“快拦着些,不讲究这些虚礼。”
“娘,您也太紧张了,莫妹妹的身体比女儿当时好多了,您别一惊一乍的。”
柳娘假装埋怨道。
“果真?”
莫夫人眼前一亮,若是柳娘能好,她的女儿定也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