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24章 东林在南明(第3页)

可这指挥让谁来当呢?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和刘良佐之前支持过马士英,而且马士英本来就是凤阳总督,从军事角度看,好像非他莫属了。

但马士英都已经入阁了,哪能随便就去江北当督师啊。

他就找了个借口跟史可法说:“我带兵比较松,老扰民,而且之前抓刘超,搞定老回回,累得够呛,现在没力气啦。

您在淮河一带那可是威名赫赫,士兵都怕您,老百姓都敬仰您,就跟神明和慈父一样。

您要是能出去主持大局,我在中间给您当参谋,听您指挥,肯定能成功。”

马士英在朝中有皇帝支持,外面有江北大军的武力拥护,史可法可不想给刚建立的政权再惹上党争的麻烦,于是五月十二号就给弘光帝上书,自己请求去扬州当督师。

与此同时,当年崇祯上台之初,处分了大量的魏忠贤余党,这些人有的被处死,有的被流放,还有一些则被迫辞职还乡。

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虽然还活着,但已经离开官场十多年了。

然而,随着局势的变化,这些人开始纷纷重新回到了政治舞台。

对于这些人的复出,东林党表示出了强烈的反对。

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人与魏忠贤关系密切,曾参与过其恶行,应该受到惩罚。

而且,东林党担心,如果让这些人重回官场,会对自己的地位和利益造成威胁。

因此,他们极力阻止这些人的复出,并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将他们排除在官场之外。

然而,这些魏忠贤余党的势力依然庞大,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如贿赂官员、结交权贵等,逐渐恢复了自己的影响力。

同时,他们也得到了部分地方实力派的支持,使得他们能够在官场上立足。

面对这种情况,东林党不得不采取更为激进的手段来对抗这些对手。

于是,南明政权从一开始便陷入了党争的剧烈斗争之中。

东林党与魏忠贤余党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权力争夺,双方都试图利用对方的弱点来打击对方。

这场党争不仅涉及到政治立场的分歧,还包括个人恩怨、家族背景等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互相攻击、诬陷,甚至不惜使用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

这场党争的激烈程度甚至超过了明朝后期的嘉靖、万历两朝。

在嘉靖、万历年间,虽然也存在着党争,但主要集中在高层官员之间,且规模较小。

而南明时期的党争则涉及到整个官场,参与者众多,影响范围广泛。

此外,南明时期的党争还伴随着军事冲突、社会动荡等问题,使得局面更加复杂。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