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算账,其实也就是帮着赵老头两口子记分家的账,让杨氏有些意外的是公婆不跟她们任何一房过,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这是件好事,到时她跟老四去外边了,就送点米面请婆婆帮忙带带孩子,既不用怕儿女受委屈,也不用看人眼色。
“银钱共六十八俩,四房各分十五俩,除了各房自己的永业田和口分田,家里还有五十二亩永业田,靠近大河那边的地四房各房五亩,靠山的地四房各分三亩,家门口的菜地四房各分两亩,家里的鸡二十六只,四房各分六只,猪六头,四房各分一头,大碗三十个,四房各分七个,小碗六十个,四房各分十三个……”
“家里的一头牛先不分,那一房要牛就拿银钱来买,卖牛的银钱四家平分,余下没分的银钱、田地就留给二老养老。”
“至于家里的菜蔬生意,晚点四房自个商量。”
吴氏十分了解许氏的性格,生怕她在俩个哥哥和亲家面前闹的难看,索性从把家里银钱到厨房的锅碗都断的干干净净。
吴氏说完之后,就忍不住抹眼泪,赵老头也脸色难看坐在小马扎上抽闷烟。
杨氏立马放下笔坐到她旁边拉着她的手,宽慰道:“娘,您和爹年龄大了,也该享享儿孙福了,虽然我们四房分了家,但爹娘还是爹娘,爷爷奶奶也还是爷爷奶奶。”
她又细细叮嘱吴氏:“娘,你跟爹可要保重身体,到时家里的孩子都要麻烦您二老帮忙看着,哎呦,您不知道,嘉宝和蓉宝这俩猴子皮的很,一下子没注意,人就撒腿跑没影了,你和爹俩个人都不一定能看住这俩捣蛋鬼。”
吴氏擦了擦眼睛,听到孙子孙女,才有了个笑脸:“小娃都爱玩,老三和老四小时候也皮的很,他爹拿根扁担从村头追到村尾,都逮不住他俩,老大老二俩个,到是从小就乖。”
感觉到吴氏又低落下来的情绪,她忙岔开话题:“琪宝倒是不像三哥,从小就乖,招人疼的很。”
“爷奶,娘,外公来了。”
被念叨嘉宝和蓉宝俩个小传话筒在赵老四还没进院,就扯着嗓子喊。
赵老头和吴氏带着杨氏赶紧出门,拉着亲家好一通寒暄,才进屋喝茶水等着吴大舅和吴二舅。
等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赵老大也带着吴大舅和吴二舅进门,几房的人都跟着进屋。
除了在外面读书的四郎五郎六郎没回来,还有年纪比较小的琪宝嘉宝和蓉宝,其余人都在屋里。
大房的赵老大、张氏、赵大郎、晴姐;二房的赵老二、孙氏、赵二郎、赵三郎;三房的赵老三、赵氏、慧姐以及四房的赵老四。
吴氏怕小孙子孙女顽皮吵闹,就叫已经提前知道的杨氏去看着他们,嘉宝和蓉宝精明,趁着杨氏一下子没看住就带着五岁的琪宝拖了三条小凳子,靠着她爹旁边坐下,赵老四看到了,就挤眉弄眼的朝他三哥笑,也没叫她们走,只是点了点自己的嘴巴,嘉宝和蓉宝立刻心领神会捂住了嘴巴,琪宝看着也有样学样。
杨氏站门口看了一会,见三个孩子只是乖巧的在那里,就没进去把他们拎出来,转身进了厨房准备下几碗面给公婆和老杨头他们填肚子。
老辈传下来的规矩是分家的时候要有族长和德高望重的长辈在场,但村里人都是从四面八方逃灾来的,十户人家里面能有八个姓氏,要选族长就要建宗祠,谁家也肯不让步,都想让自家祖宗有个住处。
虽然最后的宗祠建是建起来了,但各家各户也只是把自己的祖宗请进去,逢年过节去祭拜一下,并没有选举族长,大家伙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因此村中许多规矩大事都是请村长做主。
老杨头等人一齐便开口询问赵老头这个家怎么分,赵老头把杨氏写的纸递给他,老杨头只看一眼,就诧异的抬起了头:“亲家,不跟老大家的过?”
吴氏和赵老头还没开口。
赵老大就急道:“爹娘,要是儿子哪做的不好,你们打我骂我都使得,怎么连个尽孝的机会都不给儿子呢。”
阮觅嫁给了南阳侯府的次子顾云暄,可是这位侯府次子不仅混账,还被阮觅发现他有一朝显贵就要降妻为妾的心思。阮觅怒,不顾众人反对坚决和他和离了。可是和离不过三年,顾云暄突然就成了元后嫡子,还登基为帝了...
生活的年月,水自流时光阴蹉跎,当回忆起光阴在岁月划痕时,总觉得该留住些美好。城市最底层的平凡生活,也许我们可以从平凡中读懂人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小市场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试飞员秦风,从七十年代末期,一步步地走来,见证着一款款战机的腾飞,歼七,歼八,飞豹,枭龙,歼十见证着祖国走向大国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