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95章 中国北方地区的鼓书暨鼓曲形式值得传承(第2页)

1900年前后,西河大鼓传入天津,最早到达天津的演员有焦永顺、张士德、白文生、张双来等艺人,当时的初名为“梅花调”

“梨毕片”

,也一度叫作“河间大鼓”

或者“说书”

1911年左右,西河大鼓的初期形式越发成熟,普遍在河北省的农村地区流行,主要以“赶庙会”

的表演场地流行,以中篇说唱为主。

1920年左右,因在天津流传时,发现当地已有金万昌的梅花大鼓,为了便于区分两个艺术形式,易县的王凤咏与刘宝全等西河大鼓早期名家商议,将其定名为“西河大鼓”

据说,此名称的由来是由于当地地处子牙河、滹沱河流域,天津人习惯称此两河为西河和下西河,因此,将其取名为“西河大鼓”

1930年之后,西河大鼓艺人各地交流频繁,使其艺术形式逐渐传播至各地,并且形成了相应的流派。

如北口朱(化麟)派、王(振元)派,南口李(德全)派、赵(玉峰)派;40年代由马增芬及其父马连登创立的专工演唱短段的马派,流行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的部分城镇。

艺术特征

表演形式

西河大鼓属于鼓曲类曲种,演员多以普通群众打扮,身穿衬衫加外套,下穿长裤,也有少数表演者身穿旗袍或长衫。

伴奏乐器为大三弦和板,演出多为庙会、居民、演员自发组织。

表演时一人自击铜板和书鼓说唱,一表演者左手拿月牙板(犁铧[huá]片),右手以鼓键子叩打扁鼓,鼓板配合击打;另有专人操三弦伴奏其唱腔简洁苍劲,风格似说似唱,韵味非常独特。

表演时,第一段演唱先慢后快,演唱过程中,表演者右手击鼓一下,或者三峡,称为“叫板”

;随后左手击打铜板,速度分为慢、中、快三部分。

弹三弦者根据敲击铜板的快慢节奏,决定唱什么内容的板,自己随之弹什么形式的弦。

两人相互配合。

当代西河大鼓的表演形式按照表演场所分为四种,分别是“书馆演出”

“乡档子”

“赶庙”

“丧牌儿”

[3][5][7][6][8]

西河大鼓《罗成算卦》

“书馆演出”

,通常为三个演员,两个演唱、一个伴奏,在普通书馆每天晚上一场书,两个小时,包含铺垫的小段半个小时,说大书一个半小时。

有时为了节约开支,也可以是两位演员“打铁”

说书,互为伴奏,即大书演员为小段演员伴奏,半个小时过后,小段演员为大书演员伴奏。

本月排行榜
热门小说推荐
北宋大表哥

北宋大表哥

天禧五年初,有神鸟现世,其色银白,两翼吞吐烟火横空而行,坠于京城之西。北宋天书野录神鸟这玩意怎么感觉更像是我乘坐的失事飞机本书主角李璋有些疑惑的暗道,另外我是谁的大表哥...

全球游戏上线

全球游戏上线

神秘游戏从天而降,水蓝星的所有人类都被迫成为游戏玩家。玩家的每一个举动,都有可能触发游戏副本。游戏副本触发后,玩家会收到副本任务。只要参与副本游戏,玩家就有机会获得经验值。但只有完成副本任务,玩家才...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