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愣了半天,回了一句:“你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巩杉回:“对?回头别人问的时候,我也这么回,如何?”
“那我继续问,就只有这一个原因吗?你怎么回?”
“我说对,就只有这个原因。
歌都挺好,分不出高地好坏来,就按先来后到。”
“机智如你!”
两人聊完,评论什么的也冒了出来。
鉴于上一次的刘长治先发难,江夏第一时间去了刘长治微薄。
刘长治果然发了微薄:“巩杉《遇见》这首歌,非常的不错,整体歌曲的韵律,非常符合巩杉的唱腔,把歌词里面的味道,全都唱了出来。
要我说,该用这首歌当主打,不该是那个立方love!”
江夏惊讶,竟然是好评?这丫不该报复的吗?
再看其他乐评人的评论。
“这首歌才是巩杉的水平!”
“上次是歌曲拖累了巩杉,好歌曲,还是能体现巩杉水准的。
真论唱功来说,年轻一代的歌手,巩杉的唱功应该是最好的。”
“词曲应该换人了?这是谁的歌?”
“歌曲非常不错,绝对可以当主打歌,我都忍不住单曲循环了!”
“上次暴脾气小编说我们说的不对,我们针对的不是巩杉,是歌曲。
上次的歌曲确实不好,跟现在这首比起来差远了!”
乐评人竟然是一致好评,江夏感觉整个世界都不对了。
“你没花钱买通乐评人?”
江夏发短信问尤芳菲。
尤芳菲回:“还真没有,我也纳闷呢,是不是上次有人花了钱?这次没花钱?”
江夏一想,还真有这种可能。
上首歌,让巩杉的风格一下子转变的太狠了点,粉丝有不满情绪,再有人引导一下,就能引发舆论。
事实也是如此,刘长治稍微露出来了点评论,就引发了大肆抨击的热潮。
若不是江夏这个暴脾气小编,根本不讲道理,舆论当时就得被他们操控。
即使如此,也诞生了一大批人有路人转黑,也有粉转路人的。
当然也不是没有收获,也有一部分,路人转粉,粉赚铁粉。
那次风暴中,损失最大的是江夏。
暴脾气小编成了微薄公敌,哪怕粉丝量充足,哪怕进了五线明星,骂他的人依旧不少。
更别说,当时作为人的江夏,也被骂了个惨。
《遇见》一出来,好评遍地,不光是乐评人说好,在巩杉微薄下方,也是一片叫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