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十六章12月17日一(第1页)

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第十六章12月17日(一)

早上,尽管天气晴好,气温跟以往比起来却减少了酷热的威势。

草丛中、树叶上还挂着些微未来得及散尽的水珠。

尽管早起的阳光把夜里悄悄落过一场小雨的迹象伪饰得再好,逸尘清晰的空气,扶疏新鲜的草木,到处张扬着被雨水润泽的气象。

昨天,北星公司迫于工人连续加班疲劳的压力,集体休息了一天。

早晨,再上班到了工程场地,工人们心情到底显得轻松了许多,除此还添了一些新鲜感。

离二号锅炉作业区几十米远,一个庞大灰色的物件横放在右下方的地面上。

工人们看到傅铭宇跟刘新生正站在大物件的旁边边比划边说着什么。

以为是在研讨安装方案,毕竟是这里电站安装最大的一个物件。

对于很多干过火力电站的工人来说,这个十几米长,直径两米多的锅炉汽包跟以往干过的电站的汽包比起来有些不起眼,觉得没啥可好奇的。

倒是有人做了不恰场合的比方,使人们引更多的联想,“大炮弹给运来了。”

那人把汽包比作炮弹,有人借着想象的思维引出一个略有深刻含义的话题,“如果给这里面装上高能的炸药,再安上指哪打哪的装置,任何企图侵略祖国的行径都把他击成齑粉。”

尽管只是玩笑,没有一个人为此而笑。

不管社会展到何种程度,不管人类进行了怎样的更替,爱国挚诚的工人阶级思想依然没有改变。

二号锅炉汽包运到了,比预定计划提前两天到货。

北星公司也早已做好作业安排,计划元旦前一天汽包吊装到位,全体工人带薪休息三天。

计划一宣布,工人们的心理像烧开的水,沸腾了起来。

整个锅炉安装中汽包是最大的一个物件,把一个几十吨重形体庞大的物件安装到几十米的高度,对于北星公司来说,早已算不得是啥难题。

不过,面对这么短的时间,说来也绝不是一项掉以轻心的任务。

傅铭宇站在汽包的旁边,上班的工人从他们身边经过跟他打招呼时,看到表情里无时不刻透着那股坚定的信念,似乎在说,“只要我们做得尽心尽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傅铭宇跟刘新生并没有研讨吊装方案,而是在讲述一个他师父曾经跟他说过的,北星公司最早遇到大件起重作业的经历。

他觉得很有必要把过去的经历讲给这个带有时代责任感的,由他介绍新近加入党组织的技术工程师听听,像是对时代的新生儿有必要讲述革命前辈长征故事一样,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艰难,任何艰难没有不可战胜的。

人民生活的需求,国家展的需要,电力能源犹如水米粮油一样一时不可或缺。

尽管大型蒸汽电机组已经试验成功,但是资金储备,燃料供应,水源利用,安装技术,道路运输任何一项对执政者无不是巨大的考验。

那时候,放下锄头刚刚成立的北星公司技术力量非常薄弱。

到处依靠人海战术,对于大的整体物件吊装,即使人再多也是干瞪眼。

没有任何经验的北星公司遇到的难题实在太多了。

一个大件即使转个头也要花上十天半月,地面布满钢丝绳,每根钢丝绳像每个人的神经一样都绷得紧紧地。

工人们在锅炉的两侧分别立起一个巨大的独杆抱杆,除了能起能降丝毫转不得弯。

高大威猛的块头倒赢得了一个“巨人”

的称谓,“巨人”

摆在那里除了给人们遇到大件再也难不倒的信心,实则没有多大用途。

但人们却永远不会忘记那两个由钢铁堆起的“巨人”

,它的出现启开了人们的智慧,启开了人们的魂灵,真正认识到什么是中国的电力工业,电力工业的路子要怎样走下去,除了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不断探索的头脑,甭指望有任何捷径可走。

哪怕是一根钢管,一根木方对于人们来说都有着一定的温度,有着深深地情感。

再后来,随着单机容量的增大,机组规模也愈变得高大,独杆抱杆远远承担不了安装的任务,工人们借鉴曾经的经验,自行设计制造了一台百米之高的轨道式起重机,为了确保安全可靠性,把所有的性能指标都提高了一倍,名为八十吨的额定功率,即使吊起百多吨的物件也丝毫不显吃力。

就像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的老解放汽车一样,即使载许多照常满世界跑得欢。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重来1976

重来1976

恍然间,又回到了那个山崩地裂巨星陨落,却又百废待兴的年代。用一泡大尿宣告重生归来。我是白客,我回来了。...

锦鲤穿书我成了大冤种的作死原配

锦鲤穿书我成了大冤种的作死原配

姜素素一朝穿书,居然成了大冤种的作死原配。大冤种的在下场已经够惨了,她比大冤种更惨!好在她锦鲤附身,凡事都能遇难成祥,扭转乾坤!渣男贱女虐起来啊,日子好起来。各种生意做起来啊,财富滚滚来。一路从草根逆袭成名门千金?有钱有颜又有势。大冤种一路上也帮了不少忙,也算患难夫妻了,要么就生个崽耍耍呗?夫人,要双胞胎还是三胞胎?儿子还是女儿?为夫马上脱衣沐浴,做好准备...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