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到来时,见他的老对手袁崇焕,正在城下列阵以待,显然已经做好了准备。
自皇太极带兵越过喜峰口后,果然将袁崇焕从宁远城调了出来,两人都知道,此次入关,二人必将有一场决定双方命运的决战,都在选择有利于己方的位置。
袁崇焕在蓟州等他,他绕过蓟州,到通州等待袁军,袁崇焕只好绕过通州,到北京城下,二人都退无可退,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按大贝勒莽古尔泰的意思,直接冲过去砍他就完了,但皇太极不同意,他说:“不行,我军远来,人马疲乏,需得喘匀了气才跑得动。”
他没有说明的是,他看的《三国演义》上,两军对阵之前,至少让对方通报一下姓名,他皇太极的剑下,不斩无名之辈,以免胜之不武,有损他大汗的名声。
后金右翼和中军主力,加上蒙古诸部的人马,有近五万人,绵延十几里,皇太极按下队伍,安排自己的正黄旗和镶黄旗兵马,先在十里外扎营休息。
先用走在前面的济尔哈朗和多铎的右翼部队,来试探一下明军的底细,毕竟袁崇焕身后,是北京城,不是宁远和锦州那样的城池。
跟在皇太极身边的汉人范文程,见到城墙上的龙旗,惊得张大嘴巴,指着那迎风招展的明黄色旗帜,兴奋地对他道:“大汗,大汗请看!
那是龙旗!
大明的皇帝,可能还有那位秉国太后,都在那城墙上呢。”
皇太极笑着点点头,想起范文程给他讲的一个故事来,他问道:“范先生,你不是讲过,匈奴的单于,曾经给大汉的吕太后,写过一封热情洋溢的书信么?
你觉得,本汗要不要给大明的太后,也写上这样一封信,为历史再留下一段佳话?”
范文程心里腹诽:入关以来,一座城池没拿下,后路都没有保障,还在这里得意洋洋,学人家冒顿单于!
面上却恭维道:“大汗能给大明的裕安太后写信,是她的荣幸,只是大战在即,大汗的书信不宜过长……”
大贝勒莽古尔泰粗豪地道:“写什么文绉绉的书信?有什么话,大汗直接告诉她不就行了?”
皇太极心情很好,哈哈大笑道:“是极,来人,去城下传本汗的话:本汗心慕大明太后,若太后肯与后金签订城下之盟,每年输岁币若干……本汗愿意退兵!”
豪格年轻气盛,主动请缨道:“阿玛,儿臣愿意去为阿玛传话!”
范文程立即上前阻止:“大皇子不可,大明的态度不明,大皇子不可冒险。”
广渠门城墙上,张蔷看着三百米外的后金军,衣衫破旧,各色旗帜也灰不拉几的,跟逃难队伍似的,连几位后金贵族,也是一身的尘土,远没有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威风。
她后悔没让人磨一架望远镜,要不她就能真切地看清,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太极、多尔衮、豪格、阿巴泰、莽古尔泰、多铎、代善……的真实面貌了。
不得不说,处在上升期的后金,真是将星云集啊。
见敌军停了下来,如果是普通的冷兵器战场,趁敌军立脚未稳,纵兵冲杀正是时候。
城墙上的京营将领,都在心里暗暗摇头:太后不懂打仗,孙先生和袁兵部,就不该纵容她来城墙督战,看看,这么明显的战机都看不到,二位也不提醒她,唉,可惜了。
但张蔷有火器,没必要让辽东军白白牺牲,她对左边的孙承宗和右边的袁可立道:“三百步外,先试咱们的大炮,两百步外,点佛朗机炮,一百步外火枪齐射,七十步外,用一窝蜂。”
她就不信,后金军人人是巴牙喇,能身披三层甲,刀枪不入。
这是早就研究过的方案,临阵指挥权在袁可立手上,他正要布命令,就见从后金军阵中,跑出一名手持三角小旗的骑手来。
“什么玩意儿?”
张蔷笑道,“还搞个来将通名?”
广渠门城上城下,近五万人的注视下,对方一骑,也不知是兵是将,跑到七十步外站定,正要开口说话:“大明的太后听了……”
张蔷一听,定是没什么好话,她抽出腰间的燧枪,举枪朝那人叭地扣动了扳机。
可惜没打中,要不就更拉风了。
是的,毕懋康已经研制出燧枪,并特意为太后打造了一把短铳……清脆的枪声在城墙上响起,接着传来裕安太后气沉丹田的声音:
“本宫对强盗,就一个字,杀!”
她身后的内操军,在方正化的带领下,举枪高呼:“杀!
杀!
杀!”
气势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