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秋:“……”
感情那山是你的后花园,随取随拿?
楚沁如果知道她的想法,肯定点点头:没错,山里遍地都是我的储备粮。
杨立秋不怎么信她的话,觉得楚沁是在哄自己,叹气:“你独居,自己照顾好自己就行,来大姨这里别带东西。
你大表哥常常寄东西回来,我啥也不缺。”
楚沁:“大表哥寄大表哥的,我带我的。
您不让我带,我往后都不敢来了。”
她与人相处奉行有来有往,绝不吃亏也绝不占便宜的准则。
要是杨立秋不收,她往后或许真会渐渐减少来往次数。
杨立秋能如何,只好收下。
心里想着,等楚沁离开时再整理些东西让她带回去。
正午临近,屋里满是粽子香。
并非所有人家都会在这日包粽子,有些人家会提早两三天包,很多人家干脆没包。
因为包粽子需要用到糯米,如果是无馅的白粽子也就罢了,若是肉粽或者甜粽,就还得买猪肉来腌制,或者买豆子制作豆沙。
做豆沙粽半点不比做猪肉粽便宜,杨立秋两种粽子都做了,在楚沁询问粽子该怎么做时就说道:“做豆沙馅得用到好些白糖,得时时尝尝够不够,没放够就不够甜,豆沙也不好吃。”
既然做了,就得做好吃。
楚沁紧紧记住,她决定明年端午节如果有糯米的话,也自己包粽子。
想想就问道:“大姨,你这些糯米是供销社买的还是淘换来的?”
杨立秋道:“一部分买的,一部分从你表哥那里回来时带的。”
楚沁惊道:“表哥部队还发糯米呢?”
杨立秋就笑:“部队哪里有发,是他部队边上的几个村都有种糯米,他们当地的糯米比咱们这里充足多了。”
说完好奇看她:“你想买糯米?”
楚沁点点头:“年底时我想酿点酒呢,酿些黄酒,平常也有用。”
杨立秋想到什么似的,点点头,这个酒倒是可以酿。
当地爱做红糖蛋酒,讲究点的人家,家里有人坐月子时都会炖。
从前那些地主家的,月月都得吃,特别是经期来之时,说是吃了补气血。
她想想说道:“那我给你表哥寄封信去,让你表哥在当地给你淘换些回来。”
楚沁连忙摆手:“不用,太麻烦表哥了。”
“嗐!
那是你哥能有啥麻烦的,这事又不是什么难事!”
杨立秋坚持道。
楚沁推拒几次没成功,干脆说:“那要不然我直接给表哥去信?”
这样她也能寄些钱或者其他东西给表哥,要是让大姨来寄,大姨肯定不会要自己的东西。
“你自己写也行,我把他地址给你。”
杨立秋笑道,“你从前最怕你表哥。”
楚沁想想,还真是。
原主最怕的人不是爱黑脸的小叔,而是那高高壮壮的表哥。
怕到表哥一来她家,小原主就躲屋里去的地步,长大后才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