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73章(第5页)

这陈姓举子为人乐善好施、性格豪爽。

其他提前到达京城的举子,都是专心苦读临时抱抱佛脚,以期状元及第。

唯独他到了京城之后,总是相约志同道合之人一同四处饮酒作乐逛秦楼楚馆。

有一次陈姓举子参加一个诗会,在诗会上结识了一名友人,两人很是谈得来,畅饮一番后尽兴而归。

之后,过了几日,陈姓举子夜晚回客栈途中,见一人醉倒在路边,发现是那名不知名的友人,便将他带回了客栈。

之后那人半夜发热,陈姓举子又是给他灌姜汤,又是忙着找大夫。

次日那人醒后,知晓是陈姓举子救了自己,感激不已。

要知道这大冬日里,如若是任这人在路边睡上一晚,不是被冻死便是大病不起了,之后的会试定然是无缘。

那人沉思半刻,从袖中掏出一小纸封交给陈姓举子,让他拿回去细细看了,不要告诉别人。

之后那人不告而别。

陈姓举子打开那纸封看了,发现是几道试题。

当时屋里还有另外几名举子,俱是知道陈姓举子救了人,那人不告而别过来宽慰他的。

见陈姓举子神情异样,便有人凑过来看。

有那好事之人戏言,难不成这是此次会试的试题?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心思各异。

有人觉得这是戏闹,甚至口出讥讽,有人则动了心思。

同一客栈之人,大半都知晓这件事情。

按下不提,当日会试之时,考官揭了题旨。

那日在场之人纷纷惊惧,动了心思之人自是万全准备,如有神助。

觉得戏闹之人,则是心神不宁,连平日里一半水平都未发挥出来。

这事就这么闹腾了出来。

其实也是可以想象的到的,曾经有一个机会摆放在自己面前,可惜并没有去珍惜它,而是视如敝屣。

当然现实生活中肯定不会再给你来一次的机会,那么红眼嫉妒是必然会产生的情绪。

甚至有人义正言辞斥骂,此种行为乃欺世盗名之举,我等大丈夫必然不会同流合污。

事实到底是如何呢?那只有天知道。

等到揭榜之时,那处客栈的举子榜上有名数十人,这下闹大发了。

流言以极快速度席卷整个京城,甚至有举子联名去礼部大门抗议。

事情已经捂不住了,上达天听,熙帝震怒,下令彻查。

牵扯在内的那些举子俱被关押起来,一一审问,其中及第那几个更是重点审问对象。

到了此时,后悔已经晚了。

更何况这件事情发展到最后,已经不是当初愤言那几句的问题。

及第之人怨恨被人坏了事,未及第的心中害怕嘴上还要自诩正义,最后通通归咎于陈姓举子头上,如若没有他,也不会生出这么多是非,大家各凭本事,一试高低。

但陈姓举子也很冤枉啊,他若早知晓会是如今这幅局面,必然会谨慎小心一些,不被外人所知。

而那个被救之人先不追究其行为,人家也是好心,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人家把自己辛苦得来的东西分享给救命恩人,哪能知晓会闹出这么多事端。

到了最后也没查出到底是谁泄了这次的题,那名很可能也是举子的泄题之人,居然人间蒸发了。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