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听了长舒一口气:“谁还指望要什么大富大贵了?能平安喜乐一生,那就是最大的福分!”
作者有话要说:出去办事了,本来可以早点更的~~~~(>_
明天争取早点起来早点更新~
46黄家
八月初七这天,刘氏从早上起来就心神不定,和李氏两个相对无言,心里都有几分忐忑。
严仁达已经考了一次不中,刘氏是怕他这次考得再不好没有得中,会影响他对自己的信心。
李氏则是觉得严仁达年纪也不小了,这一科再不中,又等三年,等会试时还不知道几次能中,不免担心丈夫的前途。
严景安倒跟无事人一般,吃过早饭就带着孩子们去了家塾上课,只是到下了课,也忍不住跟毛行远嘀咕:“不知今年会出什么题。”
“你就放宽心吧,我看你们老三书读得很扎实,只要时运不差,中举不是难事。”
毛行远自然要宽慰严景安。
严景安听了一笑,也就没再纠结。
乡试对读书人来说,可谓是一道重要的关卡,有些人终其一生也不能考中,最后一辈子也只能顶个秀才功名,至多能出去教教蒙童糊口罢了。
而极少的一部分人,能够考过乡试中了举人,即便不能考中进士,也已经可以踏入仕途,慢慢熬资历了。
虽然最后的前途不能跟进士出身的人比,好歹十年寒窗是没有白费的。
就算不去做官,像严家这样有自己的书院家塾的,回来自己经营,也是有功名才有底气。
如果严仁达这一科能中,外人说起竹林书院来,自然会说严山长一家真是名符其实的书香门第,父子二进士、一门皆孝廉之类的。
再往好处想,若是严仁达这一科中了举,明年和严仁宽兄弟俩同赴会试,再一同高中,不管将来授什么官,严家都算是真正的书香名门了。
父子四进士,本朝立朝以来可还从未有过。
就算是李阁老家,当初也只是父子三人皆中进士。
加上同族两个中了进士的侄子,一门五杰传为佳话,李家才由此成为平江府首屈一指的名门。
严景安并不十分在乎自家算不算名门,好高骛远不是他的作风。
他们严家根基还浅,几辈子传下来,到他才是第一个进士,前面的路还很长,他现在心里只想踏踏实实的教养子孙。
只是想到自己已年过半百,不免也心急于让儿子们踏入仕途,趁着自己还有精力、脑子还清楚,能多给他们一些指点。
好在平江离江宁很近,到了晚饭前后,李泽就派了人上门传信,把第一日的试题给他写了来。
今年江苏乡试主考官是翰林院编修胡英年,当年胡英年在直隶应考,严景安是同考官,胡英年的卷子正是经由严景安之手推荐给主考官的。
在翰林院时,严景安也十分欣赏胡英年,对他多有照拂。
对胡英年,严景安算得上是有知遇之恩。
所以在知道今年江苏主考官是他时,严景安就有几分放心。
他打开李泽送来的题目一看,《四书》三题:一,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二,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三,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已者,弗思耳。
1
再看下面的经义题目,《春秋》四题恰都是自己跟严仁达讲解过的,依他的行文能力,想来写出好文来不难。
至于《四书》三题,这些年读书的士子们几乎都把《四书》翻烂了,严仁达现今的作文水平也比三年前有了许多进步,严景安已经有些放心了。
后面两科的论策就更不需要多担心了,严景安收了信,笑眯眯的回后院去吃饭。
刘氏一见他进来就迎上去:“如何?看你笑得这样,题目不难?”
盛葵穿到狗血虐文同名女炮灰身上,原主有四个霸王亲姐姐。四个姐姐一见面就干架,唯一的共同话题是如何宠爱五妹妹。盛葵刚穿来的时候,正穿着婚纱哭天抹泪地朝原书男主求婚。霸王经纪人大姐叉腰骂这个男人连我的第...
我,余志乾就算穷死,饿死,被贬为庶民,我也绝不当皇帝...
父皇,想灭高句丽不过弹指之间。父皇,这我们征服全世界吧。父皇,吐蕃又送女人来了,儿臣要不要收呢父皇,以后宣布圣旨,就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吧好好好李世民高兴的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