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29章(第1页)

>

字体采用阳刻。

粗雕,即是把大块留白刻掉,离字体有段距离,与细雕相比,不需要太多精细活。

而且师父会全程指导,文淩的心逐渐平静,手也稳了些。

即便如此,她依旧保持十二分的谨慎小心,每砸一锤子都屏住呼吸,生怕自己搞错力度和角度,不小心把木板崩裂。

花梨木的硬度与平常练习使用的便宜木料相比大许多,加上文淩的小心翼翼,光是粗雕就花了好几天。

细雕这种考验雕刻功力的活,理所当然由傅老主持。

连续十几天下午,文淩就坐在一旁,一边看着师父雕刻,一边听着他絮絮叨叨讲解各类书法雕刻知识,实践教学,受益良多。

偶尔手痒,傅老便鼓励她试几刀。

“这印章太小,我眼睛不太好使,你来刻吧。”

傅老直起背,把小刻刀递给她。

文淩从刻印章开始学的刻字,她对这个信心十足,愉快地接下这份作业。

雕刻期间,为了向甲方爸爸彙报进度,她给徐总发过几张进度照片,每次徐爸爸都只回複个“OK”

的表情包。

细雕完成,检查、清理和打磨的事都落到文淩头上。

“师父真厉害,只要稍微打磨,小篆的线条就显得特别圆润流畅,跟纸上的字一模一样。”

文淩将细磨砂纸包在小木块上轻轻打磨边角,眼神温柔似育雏中的雌鸟。

“胆小鬼,下次用便宜的木板重複练习一遍这个作品。”

“没问题。”

文淩应声,低着头用刷子将磨下的屑末扫掉。

经过最后的刷漆上色,紧赶慢赶,终于在2月初,春节前两天向甲方爸爸交付了成品。

端庄秀美的小篆从木板上突起浅浅一层,字的边缘被打磨得圆润光滑,连凹陷的部分都修得十分平整。

木板上了一层保护漆和透明底漆,保留花梨木原始的细密纹路,字体使用比纹路颜色更深的深棕色,咋一看,纹路就像书写墨迹故意晕染的效果。

外边框雕刻成细细的条纹,是石碑上常见的形状,颜色是浅棕色,与字体、条纹呈现递进层次关系。

在木板的空白处还作了残缺处理,让整个作品更具金石韵味。

甲方观摩后点评一句:“和设计稿对比完成度90%,还行。”

说完打包好提脚就要离开,文淩一脸不舍地盯着徐屹——手上的东西,活像母子被迫分离的场面,而徐爸爸就是电视剧里那个负心大渣男。

傅老一时眼花会错了意,以为文淩的不舍对象是人不是物,灵机一动,逼着甲方答应下次请师徒两人吃顿饭才肯放他走。

双皮奶和花胶

二月初,楚市的气温终于稳定地以1字开头,哪天北风发发力,还能勉强降到个位数。

满街绿油油的景致依旧不变,要说有何不同,大概就是地上的落叶变多了。

如果想看些别样的冬景,只能到偏远的城郊自己找去。

季城,东接楚市,文淩的老家。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