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63章(第1页)

>

正伤感着,手机铃音乍响,居然是林阳打的:“下来,我抓着个撬车偷东西的贼,麻烦你通知派出所。”

“……”

唐喆学瞬感自己人间不值得——我就多余替他担心。

大晚上的跑趟辖区派出所,唐喆学被同僚们好一顿表扬,说他警惕性高,职业素养强大,这么黑的天儿那么远的距离,居然能发现楼底下有个贼。

唐喆学只能尬笑认夸。

刚林阳下楼在路边等车,发现有个人在一辆奥迪车后备箱附近鬼鬼祟祟的,确认是偷东西的贼,悄无声息地贴过去,从背后一手刀就给人放倒了。

到进派出所了,那贼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被谁抓的。

而且人赃并获,他倒地上的时候怀里还抱着刚从后备箱里“起”

出来的六条中华烟。

搁系统里一查,是个惯犯,将近一半的人生都是在监狱度过的。

唐喆学问他好容易放出来了为什么不接受教训、找个正道走走,他“嘿嘿”

一乐,表示比起外面的竞争压力,还是里面那种单纯的环境更舒服。

确实有些服刑人员抱着这样的心态:在监狱里待久了,出来后与社会脱节,又没有合适的生存技能,于是破罐破摔,前脚出来后脚再进去,主打一个混吃等死。

所以说内驱力很重要,外界的帮扶再多,自己不想奋斗只想躺平的话,给他把金斧头抱着也得饿死。

这件事倒是给了唐喆学灵感,关于学位论文。

之前开题报告交了三份,都被教授给打了回来,主要原因是他提的方向业内都快折腾烂了,教授认为再搞也搞不出什么新花样来。

碍于面子他又不想去求助林冬,只能自己抓头皮。

通过这个反复进出号子的家伙,他感觉可以试试出狱人员再犯罪的心理研究方向,抓、判、关都只是法治的一环,彻底改造犯罪之心才是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

兴冲冲地把自己的设想发给林冬,那边很快回复,提醒他这个方向的研究一直有人在做,所提的内容必须有创新。

又给了他一篇自己最近发表的论文做参考,关于如何科学地进行刑事侦查决策。

领导级的就是不一样,唐喆学看了不免感慨,自己还在研究个体问题,人家已经上升到决策层面了。

什么叫差距,这就叫差距。

早起到单位,唐喆学照例先去法医办“催命”

没办法,领导点名让悬案组主调,林冬又不在,他得负责盯进度。

高仁说分型倒是出来了,还在跑系统对比,对不上本人的就得对亲属信息。

以前的数据库不够完善,更不知道“大狗”

有没有亲戚在他死后的二十年里犯过罪,信息又是否被录入到了系统内。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