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曾问高娘子:“为何要从高句丽投奔来大魏呢?”
高氏一族的投奔,显然不同于常氏一族。
常夫人一家眼见远亲常太后站稳了脚跟,便举家前来投奔。
可高氏一族,已远移五世。
高崇家族于大魏立足已有近百年,何故此时才来投奔呢?
不知对方是否会接纳自己,也就不知命运会去往何处。
这分明是一场冒险之旅,但高氏一族还是上路了。
彼时高娘子正在做女红,她将绣布从绣绷上取出。
方才道:"树挪死,人挪活。
"
韶华方恍然,这大约也是一个民以食为天的故事。
因而又用这份怜悯之心去瞧元恪。
元恪自幼时起便不可避免的在阿兄元恂的阴影下生活。
如今虽与元恂同岁,却仍未被指婚,也无官爵。
韶华怕他心中不平,便道:"恪儿喜欢什么样的小娘子?吾可举集会,邀各家贵女前来。
"
元恪倒未曾想她竟会提这事儿。
一时难免羞赧,略思量了一番,却说:"男子当以求取功名为先。
"
韶华了然,这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潜在含义,自然思量起该为元恪谋求什么样的职位较为妥当。
冯俊兴今日进宫,给两位阿姊送糕团,是阿娘常夫人的手艺。
(注2)
三姊如今幽闭禁宫,二姊权势日盛,但是做阿娘的心总是一样的。
果不其然,二姊尝了之后,便嘱他带话回去,叫阿娘放心。
有了这一句,他心里总算松了一口气。
二姊既答应保住三姊的性命,阿娘的心意没有白费。
此时他正替韶华拟宴席名单,乍一听这句,不免提议:"不如先去御史台看看,阿恪为人勤谨,正合适。
"
他看了看韶华,下面的话他不好详说,御史台有李彪大人在。
元恪在那处,自然颇受看顾。
因未受王爵,亦非世家子弟。
以这样的方式去走动结识,也是个好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