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草原并不产茶,如何会是最需要的呢?
刘协解惑道:“胡人多食肉,饮食习惯有瑕。
需佐以茶饮补全。
与其是茶汤,不如是药汤。”
()(e) 荀彧质疑道:“那卖茶之举,岂不是资敌?”
这句话,是他下意识的想法,未经脑子,便出了口。
他立马醒悟过来,自己错了话。
刘协不以为意地笑道:“资敌,倒真算不上。
匈奴延续数百载,至今未见族灭,可见饮食之瑕,无伤大雅。”
看到刘协并未怪罪他,荀彧这才松了口气。
平日里,他和刘协相处,亦师亦友,气氛融洽,倒真是模糊了君臣的边界。
他不由得暗自警醒自己,要筑牢君臣边界,不可轻慢招谤。
看着肃然的荀彧,刘协继续道:“今次换羊,实是我们降低了门槛,只为创造胡人的需求。
下次互市,文若可明告对方,将不再以茶换羊,而是专设茶马互市和茶牛互市。
如此,文若以为,以茶作为回敬献羊的礼物,是否做到互信、互利?”
荀彧佩服地看向刘协道:“陛下深谋远虑,微臣佩服!”
在荀彧看来,刘协的需求论,十分新颖且实用。
但对于刘协放弃茶羊互市的理由,他并不完全相信。
他觉得,刘协就是为了抬高茶叶的身价,故意提高互市的门槛。
不过,这次互市的成功,让他明白,刘协的智慧远超出他的想象。
且不提“肉食佐茶”
之计,单单是刘协提出的“互信、互利”
两词,荀彧每每念及,都深为佩服。
他认为这两个词完全适用于他和刘协的君臣关系。
因此,荀彧拱赞道:“互信、互利两词,将信与利结合,既彰君子之风,又谙杨朱之道,可谓是独树一帜啊!”
刘协哈哈大笑道:“君子羞于言利,乃君子之耻!
诤臣所言,利于国家;商贾之行,利于流通;农户所为,利国利民。
正则有其利,反则有其害,当以常情观之。”
荀彧闻言,若有所得。
他从未曾听过此等言论,自是感觉新奇。
不过,此次边郡之行,他的收获远不止于此。
故他继续道:“绢、布帛、食盐、茶等共换羊一万头,牛五百头,骏马千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