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狂风呼啸而起,吹打着宫殿的门窗,出阵阵呼啸声,仿佛是这大秦帝国命运的呜咽。
而在这咸阳城中,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正在悄然酝酿。
在这凝重的沉默之中,秦始皇的思绪飘回到往昔。
他记得扶苏自小就聪慧过人,心怀仁慈且志向远大,对治理国家有着独特的见解与热忱。
那些曾经父子间探讨国策的场景历历在目,扶苏侃侃而谈,眼中闪烁着对大秦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可如今,因着朝廷各方势力的角逐,他不得不暂时将扶苏搁置一旁。
“陛下,扶苏公子虽被免职,但其在民间与诸多臣子心中仍威望颇高,陛下此举,怕是会引起诸多猜测与议论。”
李斯见秦始皇久久不语,斗胆进言。
他垂站着,表情严肃,心中却在揣摩着帝王的心思。
秦始皇微微抬眼,目光如炬地看向李斯:“朕岂不知。
然朕所行之事,皆为大秦之长远计。
些许流言蜚语,朕自不会放在心上。
只是扶苏……”
他的话语戛然而止,内心的纠结与矛盾愈强烈。
他深知自己的决定可能会伤害到扶苏,但为了能在这暗流涌动的局势中稳固皇权,他必须出此下策。
与此同时,扶苏在自己的府邸中,独自坐在庭院的石凳上。
周围的花草在狂风的肆虐下东倒西歪,一片萧瑟景象,恰似他此刻的心境。
他望着天空中翻滚的乌云,思绪万千。
虽口口声声说求之不得,可心中又怎能没有失落与不甘。
他深知父皇的决策背后定有深意,也明白这大秦朝廷的水有多深。
“公子,莫要太过伤怀。”
侍从在一旁轻声劝慰。
扶苏轻轻摇头:“我并非伤怀自身官职被免,只是担忧父皇被奸人蒙蔽,大秦的未来之路布满荆棘。”
他的眼神中透着忧虑与坚定,那是对大秦江山的深切关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在咸阳城的另一边,一些朝中大臣们听闻扶苏之事,已开始私下里窃窃私语。
有的为扶苏鸣不平,认为皇帝此举过于草率;有的则在观望,试图从这场变故中窥探出朝廷权力结构的新走向;更有甚者,心中暗自谋划着如何在这混乱之际为自己谋取更多利益。
在一片风雨欲来的氛围中,夜幕悄然降临。
皇宫内灯火通明,秦始皇依旧坐在大殿之中,面前的竹简堆积如山,可他却无心批阅。
他在等待,等待着扶苏的下一步动作,也在思考着如何在这场政治博弈中,既达到自己的目的,又能安抚好各方势力,确保大秦的稳定与繁荣。
而扶苏,在府邸中秉烛夜读,那跳跃的烛光映照着他平静的面容,唯有他手中紧握着的一卷讲述大秦历代兴衰的竹简,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起伏。
他深知,自己不能就这样消沉下去,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应为大秦的未来尽一份心力,哪怕前方荆棘满途,也绝不退缩。
咸阳的天空,恰似一块沉重的铅板,沉甸甸地压在古老的城郭之上。
铅灰色的云层如汹涌的怒涛,翻滚奔腾,似乎要将整座城池吞噬。
狂风呼啸而过,卷带着沙石,抽打着街边的屋舍与树木,出凄厉的尖啸,似是上苍在为这大秦宫廷的风云变幻而悲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