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下来的时候,亲朋好友们纷纷上门贺喜,方子茗觉得奇怪,也专门跑过来问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不成陛下想让你延迟致仕不成”
这种例子不是没有,如果官员到了致仕年龄,皇帝觉得你还有精力干活,又暂时找不到合适的顶替人选的话,会下特旨让你延迟致仕。
当然,有这种待遇的官员一定是品级较高,能让皇帝记住的人。
“应该不是,我陛下是临时起意,礼部左侍郎的位置又恰好空缺,这算是巧合吧。”
顾青云摇摇头,先前皇帝大概只想着招他进宫聊聊一路进京的风土人情,可能是因为自己哪点触动他了,就改变主意让他继续做官。
顾青云认为永平帝还是不错的,起码他不是那种不知民间疾苦的人,还能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民间事务,连他这种刚回京的人都召见了。
“最好不要延迟致仕。”
这是顾青云最真实的想法,他根本就不想上朝,想到要天天早起虽然他现在觉少了,仍然觉得有些难过,而且他不想趟这趟浑水,这次面圣皇帝竟然问起他对各皇子的评价,让他一下子警觉起来。
当然,当时他是个个赞了一遍,没敢说多余的话。
这点政治敏感性他还是有的,胡乱掺和皇帝的家事他又不是吃饱了撑着。
“不管怎么说,你都是在陛下心中挂号的人物。”
方子茗有些妒忌地把顾青云上下打量一遍,捋着胡子,沉吟道,“难不成是因为你的外貌,你比较顺眼”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居养气移养体,眼前的顾青云身材和年轻那会儿差不多,不胖不瘦,腰杆还能挺直,眼睛有神他总觉得自己的老友年纪虽大,但比一般老头子长得精神,自家娘子就曾经摸着自己的肚子说过让他向老友齐,说吃胖不好。
他有些郁闷,明明年轻那会儿他们一起上街时,姑娘们的都是自己啊,现在上街,那些老太太们的反而是老友。
这算不算越老越吃香还是风水轮流转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顾青云自然不知道方子茗脑袋里转动的念头,他笑道“还好,大概是我比较安静吧。”
如今皇子们的年龄大了,太上皇六年前驾崩,皇帝就立嫡子为太子,尽管如此,新的一波夺嫡之争还是开始了,这是不可避免的,毕竟那个位置太诱人。
方子茗撇撇撇嘴,在顾家的花园里转了一圈,道“我最近在写本杂记,等我写好,你帮我一下。”
当大女儿和六皇子成亲,新皇继位时,他就知道自己在仕途上应该没有什么大的发展了,现在儿子方瑞在翰林院上值,他平日里除了教导孙子,竟然无事可做,考虑一番后,就准备把自己在各个地方任职的一些经历写出来,就算不刻印出售,留给儿孙也不错啊。
最重要的是,他其实挺羡慕老友著立作的事,立德立言立功才是读人最大的追求,而以好友目前的成就来,他很有可能在大夏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青史留名是每个文人无法拒绝的诱惑。
“这个好说。”
顾青云一口答应,他想起前几天拉谢长亭去自己画作的事,暗下决心一定要认真,不能像谢长亭那般敷衍,只会不断地说“好好好”
,这一听就是不走心。
两人又说起最近的热门事件,前任左丞相寿寝正终,享年七十八岁,谥号为“文忠”
,这是个美誉,让顾青云等文官羡慕不已。
“也不知道你死后会得到什么样的谥号希望排名靠前点。”
说到这里,方子茗开始替顾青云担忧起来。
对大臣的谥号自古有之,宋代以来,文人做官都想得到一个谥号,尤其是“文正”
,这代表着文人的最高荣誉,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一般都是和皇帝关系较好、在当时有很大影响力的文人。
谁都想朝廷给自己的谥号是排在前面,这可是写进史,光宗耀祖的事。
不过前朝之后,谥号就逐渐规范起来,到了本朝就有规定一品大臣过世,按例请皇帝决定是否授谥。
一品以下官员除非特旨,例不授谥。
得谥号者只有曾入翰林,或获授大学士者才用“文”
...
兵王,这是在任何一部字典上都查不到的词,士兵创造这个称呼仅是为了表达对他们中间绝对佼佼者的敬佩和尊敬兵王,士兵中的王者,他们仅仅是士兵中的王者,也许他们永远也成不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将军,但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