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遇到荟之前,他学会了生活。
吃饭、睡觉、学习。
而遇到荟之后,他才学会活着。
他学着像荟那样,直接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没有压抑,没有强迫,没有任何多余的思想。
渐渐地,他在三点一线的生活中多了想念。
也正是这想念,让三点一线的生活不再枯燥。
低头去看那张纸时,才发现自己手中的笔在不停地写着一个字。
荟。
然后,他轻轻露出微笑。
魏晓天知道,他会再见到她。
像一个确信自己耳朵已经好了的聋子,即使现在耳边没有声音,可迟早会听到。
像一个知道自己眼睛恢复光明的盲人,即便现在是黑夜,等到了白天一定会看见。
因为那不是曾经,是现在。
第三节是自习课。
这自习极为珍贵,能让学生少听四十分钟老师的唠叨。
刚开学时没人觉得每天下午有一节自习课多么幸福,等过了两个月,陆陆续续有老师抢占此课,才明白了它的珍贵性。
学生不为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学所感动,只恨其不让自己早点完成作业。
占课的老师越来越多,有时候两位老师挤到一起,便各占二十分钟。
恨不能猜拳决定谁来掌管这节课,主宰学生的命运。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的道理在老师面前行不通,民众可以把官员拉下水,学生却无法反抗老师。
当官者恨不能有老师那样“教书育人”
的光环顶着,当做免死金牌。
老师来到自习课堂时总能从几十名学生同时“唉”
的叹息声中获得极大满足感,还常拿开学的军训举例子,说能在班里上课已经是种享受,总比在外面晒太阳好。
这节自习课学生都老实了,不再拿出作业本和习题册,直接把语数英三本书摊在桌上,等待这三位常客的到来。
门“咔嚓”
一响,进来的果然是班主任——数学老师。
同学们都习惯了这一场面,将其他书收下,等着老师讲课。
如果有外国人想要锻炼逆来顺受的能力,来到中国的学校再好不过。
“今天有事情要说一下。”
班主任一走上讲台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