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安思顺一直在犹豫,甚至是在猜测,李瑁这样做的目的。
十万匹年轻力壮的精品战马,未必能够培养出十万个骑兵,但也能有个六七万。
如此庞大规模的骑兵,足矣割据一方了。
“寿王殿下,容下官思虑一番。”
“如此庞大的骑兵数量恐怕圣上并不会同意。”
“而且这其中牵扯甚广,不知寿王殿下可有把握解决?。”
李瑁无所谓的笑了笑说道:“这些都不是问题。”
“若想扩大骑兵规模,无非就是要买通兵部,以及各地节度使。”
“但是,如今安大人便是节度使,河西本就是边疆,山高皇帝远,待骑兵数量,扩大之时,谁又能够现?”
安思顺越听越是心惊。
恐怕寿王殿下想要的不仅仅是十万骑兵。
应该是要争夺整个天下。
“寿王殿下,在下是个粗人,不懂得弯弯绕绕,若在下答应你的条件,你又能够许给在下什么好处?”
如今安思顺已经做到了河西节度使的位置。
在想往上,那就要进入朝堂。
朝堂之上,规矩繁琐,各方势力,盘根错节。
不如在河西之地,一手遮天当个土皇帝。
若答应李瑁的条件,除非能够列土封王,否则的话,根本不值得冒险。
李瑁明白安思顺话里话外的意思。
他也没有拐弯抹角,而是开口直言说道:“安大人不过是想要一个爵位,萌荫子孙。”
“只要安大人愿意助本王一臂之力,日后定不会辜负安大人今日之恩,”
安思顺再次犹豫了起来。
同时在心中权衡着各个皇子背后的势力,以及寿王背后的势力和他个人的能力。
如今来看,寿王财力丰厚,曾经得到过李隆基的恩宠。
智武惠妃死后,也算是如日中天,否则也不敢帮各地节度使,洗白黄金。
长久来看。
这的确是一个合作共赢的好机会。
即便到了最后,寿王未能争得太子之位。
自己也能从寿王手中获得战马以及钱财的支持。
大明是如何到了中年却突然又高又硬的?后人只能归功于那对堂兄弟以及那个终其一生都拧巴的首辅杨廷和。正德十六年农历三月十四,会试高中的贡生们已苦苦等了殿试一年,养望十年重回翰林院的严嵩年过而立,平定叛乱的王阳明该怎么论功行赏还在争执不休。安陆王府中的朱厚熜举头望明月厚照我堂兄,差不多是这时候驾崩的吧?明月那一头,杨廷和断然决定兴献王之子是不二之选!建成刚满百年的紫禁城,就此迎来一个新的主人,而杨廷和总在这里被他挑的皇帝气哭。...
乡镇女企业家一朝穿越,成了青山村农家小。前世爹不疼娘不爱,亲手积攒的家产被无情剥夺。今生家虽穷,但亲人环绕。小随遇而安,带领一家子努力奋斗建设心中的世外桃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