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前,静和已经习惯了父母的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最后他们的收尾都会是那句,“走,明天就离婚去!”
“好,离就离,谁不去谁是王八蛋!”
年幼的冉静和,在这吵闹的背景声里,默默地洗自己的衣服,自己煮面条,自己写作业,听话且安静地像一个隐形人。
章柔有时候火气上来也骂她,几乎有些口不择言,她说:“你也和你爸一样,自己管自己,小没良心的。”
冉志宏有时候当没听到,有时候则接过来这话,回骂过去,“她不是你生的吗?你没有教养过?比谁好坏呢?”
接下来,他们两人之间,又会是新一轮的争吵。
往往这个时候,冉静和会抱着小板凳,悄声走到门外去背书,《登鹳雀楼》《岳阳楼记》《兰亭序》,不拘什么内容。
她拿出来的书上,写的是什么,就背什么。
等室内乒乒乓乓的声音彻底响过后,一切恢复平静了,她再轻声进屋,默默打扫残局。
让静和实在没有想到的是,连这样提心吊胆的日子,也会在某天戛然而止。
在小小的静和心中,那一簇仿佛悬在半空中燃火的小火苗,终于彻底熄灭。
她理清了这个事实,是的——她的父亲和母亲,是真正的要分开了。
她唯一还清楚记得的另外一件事,是她曾经的那个家,那间两室一厅的老房子,在某年秋天,梧桐树叶变黄的时候,卖给了一个外乡人。
某个放学后的傍晚,静和照样和往常一样,一个人背着大书包,踩着漫天飞舞的梧桐树叶回家。
然后,她看到有个黝黑健壮地外乡人,带着几个装修工,在她家的房子里四处敲敲打打着。
那群人推来了好几辆推车,粗暴地拆掉了那间屋里的很多东西后,又用推车迅运走了。
卧室门口,那些用玻璃珠子串起的门帘,在装修工人进进出出地时候,相互晃动地碰撞着,出了“噼里啪啦”
地声音。
那副门帘,是章柔带着她,在批市场里淘了三斤珠子后,在冬天的时候,母女俩拿透明的鱼线,一点一点串起来的。
七彩的玻璃珠子,按颜色排列出了红橙黄绿青蓝紫,她们几乎整整穿了一个寒假。
珠帘挂上去的那天,她开着灯,看着它们折射出的各种光芒,满足地看了一整晚上。
大概,是那些玻璃珠子碰撞地声音太吵了一点。
忽然,有人粗暴的一把扯下那门帘,塞进了土黄色的蛇皮袋里。
冉静和很想问人把这个玻璃珠帘要回来。
她张了张嘴,终于,还是没有做声。
就算要回来了,又能怎样呢?连她自己都是被抛弃的那一个,还不知明天会在哪里落脚?那样晶莹易碎的物件,年幼的自己,要的回来,也保不住。
想不到,是她见证了这个曾经的家,被拆掉前的最后一幕。
在父母拉锯战一样处理完各项事务后,还在读小学的冉静和,抱着属于自己的两个包裹,坐上大伯的车,搬到了郊区的老房子里,和冉家祖父母同住。
接着,她读完小学,又上了初中,开始住校,整个人逐渐变得沉默安静,唯一不变的,是她永远分数优异的成绩单。
喜欢青溪旧事请大家收藏:(yg)青溪旧事更新度全网最快。
重生为细胞,携狱典之力,来到旧神注视下的平行世界。蒸汽文明命运点数惊悚空间异魔鬼怪旧神信徒他将以狱长之名,踏上征战旧神的旅途。阿肥回归正途后的全新科幻惊悚力作,质量保证。本书又名从头开始开局一颗头,身体全靠捡...
接编编通知,周六入v,晚上会有万字更掉落,欢迎小可爱来戳哦如果时间能倒流,明熙绝对不会乱吐槽,再不济她也不会被判官忽悠,误入穿越部。她以为鬼公务员就是舒舒服服坐办公室,但其实是奔波在各个小世界兢兢...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西大旱…有完没完?还真没完。要知道这场大旱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五百年?孙悟空都从五指山下出来西游了,顽石已长满青苔,沧海都变成桑田了,这么绝的事情咋就让明末陕西百姓给遇上了。灾荒时间长了,地主也没余粮,皇帝也没闲钱,不征税紫禁城就得关门。啥也不说了,该征税的还得征,陕西也不能例外。奶奶的,都这样了还要收税,让人活不?陕西百姓经过一番深入的思想斗争,联系一下当下国内的基本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广大民众决定起义,理想远大的当起义军,理想一般的当土匪。好了,大环境就这样,提起刀开始干活吧!小说交流群号456361091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明末匪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