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瑶是真懂事了,从刚才到现在一直担心她被邪祟附身的胡九龄终于放下最后一丝担忧。
点头面露欣慰,其实他内心深处颇有些不是滋味。
那些人又怎能与他的小阿瑶相提并论,胡家富甲一方,财产堪比大夏国库。
阿瑶生在这金山银山里,合该是一辈子享福的命。
“沈金山家那个庶女看似聪明,实际上全是些歪门邪道。
东林书院竟大肆吹捧此等心术不正、沽名钓誉之辈,这等地方不去也罢。”
虽然因阿瑶懂事态度有所松动,可真要送她去书院吃苦,胡九龄这当爹的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
当然他也不是全无私心,东林书院中不仅有沈家庶女,更有宋氏的娘家侄儿。
阿瑶自幼与宋钦文一道长大,青梅竹马两人感情甚笃。
若是放她去书院,岂不等于羊入虎口。
娇养十三年的姑娘,他还没稀罕够呢,哪能便宜了外面的人!
宋氏倒是改了想法,先前她之所以不同意阿瑶去书院,无外乎担心她终年养在深闺、性子太过单纯,得罪了人不自知,到最后反倒坏了自己名声。
现在见她这般懂事,她便往深处去想。
东林书院条件虽比不得府里,但那么多有钱人家的公子、姑娘入读,相对来说也差不到哪儿去。
多与人相处,阿瑶也能更好得识别人心;再者这些学子将来肯定要继承各家家业,若是与他们有了同窗之谊,将来她继承胡家时也容易些。
这样一想,去书院倒是好事。
心下有了主意,她面露不赞同之色,柔声说道:“沈家庶女能与嫡出子女同等待遇,入东林书院,又能得夫子交口称赞,肯定有其过人之处。
最起码单论心眼,就比咱们家这个傻阿瑶强不知多少倍。”
“娘~”
阿瑶不悦地拖长音,心下却不由佩服,方才娘两次开口可都说到点子上了。
真是不开口则已,一开口便是真知灼见。
“阿爹的小阿瑶心思澄澈、天真无暇,比那些整日勾心斗角之人不知要好多少。”
胡家嫡支向来子嗣单薄,人少了是非也少,兼之家产丰厚不用为生计发愁,所以一家人向来和乐融融,大半辈子下来不曾红过脸也是常有之事。
胡九龄自幼在和乐的环境中长大,最是看不惯一家人勾心斗角,为点蝇头小利算计来算计去。
夫妻多年,一眼看明白他心思,宋氏心下感慨。
公婆明理、夫婿敬重,多年未有子嗣也从未说过难听的话,嫁入胡家是她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可谁能保证阿瑶将来也能有她这样的好命?
“老爷,多见些世事人情总不是什么坏事。
再说我钦文也在书院中,那孩子自幼便稳重,定会小心照料阿瑶。”
我就是担心宋钦文!
父女俩想法如出一辙,与胡九龄的严防死守不同,阿瑶则是灵机一动。
宋钦文往日最会装模作样,连阿爹也说不出他什么不好,阿娘更是拿他当半个儿子看。
重生为细胞,携狱典之力,来到旧神注视下的平行世界。蒸汽文明命运点数惊悚空间异魔鬼怪旧神信徒他将以狱长之名,踏上征战旧神的旅途。阿肥回归正途后的全新科幻惊悚力作,质量保证。本书又名从头开始开局一颗头,身体全靠捡...
接编编通知,周六入v,晚上会有万字更掉落,欢迎小可爱来戳哦如果时间能倒流,明熙绝对不会乱吐槽,再不济她也不会被判官忽悠,误入穿越部。她以为鬼公务员就是舒舒服服坐办公室,但其实是奔波在各个小世界兢兢...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西大旱…有完没完?还真没完。要知道这场大旱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五百年所未见。五百年?孙悟空都从五指山下出来西游了,顽石已长满青苔,沧海都变成桑田了,这么绝的事情咋就让明末陕西百姓给遇上了。灾荒时间长了,地主也没余粮,皇帝也没闲钱,不征税紫禁城就得关门。啥也不说了,该征税的还得征,陕西也不能例外。奶奶的,都这样了还要收税,让人活不?陕西百姓经过一番深入的思想斗争,联系一下当下国内的基本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广大民众决定起义,理想远大的当起义军,理想一般的当土匪。好了,大环境就这样,提起刀开始干活吧!小说交流群号456361091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明末匪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