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54章 师兄龙平安来信(第1页)

时间很快的来到了57年的夏天,李正阳顺利的从北京商科专科学校毕业。

拿到了红星轧钢厂的报到证,宿舍里的三个哥们也都是各奔东西。

张家业去了东直门下的一家粮管所,开始了与粮食为伍的日子;武向前则暂时回到了山东老家,听从老武的安排;而周强则被门头沟乡里留下,成为了一名办事员。

李正阳这个时候正坐在在后海边上,手里正读着师兄龙平安的来信,看了之后内心是久久不能平静。

信中讲述了师父师兄南下淮安,路途中的一些见闻,很多都是关于当今社会的,日子很苦但群众的热情是高涨的。

龙平安师徒是春节后南下的,一路火车,汽车还有老乡的驴车,很多时候还要步行,辗转到了淮安。

这个季节全国很多地方都在搞农田水利建设,俗话说的“挑河工”

龙平安是亲眼目睹了很多的工地场景,有时停下来的空档,也会义务给出河工生病或者受伤的群众免费治疗看病,知道和了解了很多的信息。

给师弟的信中也描写了不少的情景。

在这个年代,修公路,做水库,开河道,做水渠,修梯田,建农场,架桥梁。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每个冬天都是农民们的主要任务,每年的出工都是上级按人头分到户的,农村每个家庭和人口都会有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小水利是修修补补。

大水利是做堤,挖河。

生产队是记工分。

现在的生产队都穷的叮垱响,吃的是高梁面或者棒子面,地瓜面窝窝头,水萝卜咸菜。

春节过后的农村正是缺粮的时候,青黄不接的,去出工还能吃饱肚子,并多挣点工分。

每天天不亮的时候,工地上的有线高音喇叭,就对着睡觉的地窝棚,大声的唱着东方红。

很多人都是非常不情愿的起来洗漱,然后吃饭上工。

直到晚上很晚的时候才回来,也不知道几点。

这个时候没有机械,靠的全是人拉肩扛。

几十个人一个大队,吃的是大锅饭,住的是窝窝篷。

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很多人累的回来脸都不想洗就趴地铺上睡了。

据干活的群众和龙平安说,他们每天都要推小推车运土,一天最少要六十多车,每八小车是一立方土。

吃的饭里面有百分之八十的粮食是粗粮,大概五天左右可以改善一次伙食。

工地上那些个年轻力壮的人争着去,光着膀子去推独轮车。

肩挑筐抬,争当先进。

尽管人是累的要命,有的时候冰冷的冰渣子划的腿上是一道一道的,但是没有人没人喊苦,也没有怨言,没有工钱,管吃饭就行。

这个时候人们的心里都是充满着希望的。

龙平安最后在信中写道:一路走来,这些场景都是随处可见的。

现在的农民,他们为了国家多打粮食,交好粮,修水利,开山修路,植树造林,很多的工程,到处都有他们漫长的足迹。

虽然干的是又苦又累的苦力活,但是人们的精神头非常好,干劲大,耍滑的人很少。

最后龙平安还提到,他们师徒现在和李正阳的外公在一起,在一个叫盱眙的县城里面,正在整理各种中医方子。

看完信李正阳想了好久,现在毕业了,但还没有去轧钢厂报道,他想趁着这段时间南下一趟去看看师父师兄,还有外公一家,估计中医手册第一册也快成了吧。

李正阳没有回四合院,直接去了筒子楼,这次去还要留下一些生活物资,米面什么的。

晚上老李夫妻和小妹回来了。

小妹李正红今年顺利升入了高中,成为了一名住校生。

成绩优异的很。

吃完了饭,和父母,还有小妹在客厅聊天。

“爸妈,还有小妹,我现在不是毕业了嘛,趁着还没去轧钢厂报道这段时间我想南下去看看外公和师父?”

热门小说推荐
七零小军嫂

七零小军嫂

1972年的夏天苏若正收拾着行李,过几天她就要去青大读书,那里还有一个未婚夫正等着她。可是一觉醒来,她却成了一个偏僻乡村的知青,床前站着一个陌生的军装男人,床头有一个娃正叫着她阿妈。她转头,就看到破旧的床头柜上,有一个日历,上面印着,1977。苏若我还是个宝宝呢!可是这个男人,好帅!她的脸红了。苏佳重生归来,举报继妹,逼她下乡,抢她男人,以为这样继妹前世的气运就都会落到她身上,结果没想到继妹竟然嫁了个更有权有势的回来了苏佳男人还你,咱还能做好姐妹吗?苏若麻烦脸拿来给我踹一下先...

诸天尽头

诸天尽头

从平凡到传奇,从普通到不朽,从刹那到永恒这是一个行走在诸天世界的故事!故事的开头,从罗素调教完系统说起。...

穿书后我成了丞相的炮灰前妻

穿书后我成了丞相的炮灰前妻

睡个觉而已,她竟是穿成了书中同名脑残女配男主的渣前妻,一朵怼天怼地的盛世白莲,而且还是正在私奔路上,既来之则安之,程宁宁表示她要抱紧相公大腿,逆转人生,做诰命夫人,绝不能落得被卖去花楼的下场。...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