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乱的去杀毛文龙什么的,让他知道,皇帝不好忽悠,你也不是天才。
第二就是提高袁崇焕的“战略”
水准。
鉴于基本目的已经达到了,所以,杨改革对于袁崇焕的战法没有太多的兴趣。
有兴趣的是一件事。
和袁崇焕有关。
传说,他在保卫京师的广渠门之战当中,“袁崇焕身中数箭,两肋如猬,赖有重甲不透。”
这是杨改革在梦回百度搜索袁崇焕的时候看到的,忽然那个眼前一亮。
“身中数箭,两肋如猬,赖有种甲不透”
。
从这几个简简单单的字当中。
杨改革忽然发现,这袁崇焕当真是个很牛b的人物,不怕死,想那乱军当中,已经是混战了,射箭几乎是抵着射,居然身中数箭没一点事。
从“赖有重甲”
来看,袁崇焕的“防箭衣”
,比现代的“防弹衣”
效果也不差。
杨改革的兴趣就是袁崇焕是怎么穿的,怎么弄出这“重甲”
的。
要说袁崇焕一个文人,上战场穿盔甲,也是情理之中,但是要说有多“重”
,抵近的箭都射不透的“重甲”
,那得多厚的铁片子?这其中,恐怕那就有“玄机”
了,如果真的是“重甲”
,袁崇焕根本就穿不了多长时间,而传说,广渠门之战有好几个小时。
可见,这“重甲”
肯定不算很重。
而防御力,特别是防箭的能力,却相当的惊人,而且,还能把射过来的箭“挂”
在身上,不然怎么形容“如猬”
呢?所以,杨改革对这个很感兴趣,准备和袁崇焕讨论一下这个“防箭衣”
。
古代的杀伤力,特别是和骑兵作战,很大程度上的杀伤都在箭伤,能防御这个,可以说伤亡率大减。
这东西,值得杨改革去研究一下。
“袁爱卿,先歇歇,朕有话跟你说。”
杨改革和颜悦色的跟袁崇焕说道。
“遵命,陛下。”
袁崇焕已经没有了了第一次和崇祯皇帝见面时候的“意气风发”
,“云英飞扬”
“侃侃而谈”
“天下舍我其谁”
的那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