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782章 乱世豪雄篇 箭在弦上(第5页)

当初孝武皇帝重用尚书,本意是为了限制相权,提高工作效率,但领尚书事者多为外戚,权势太重,于是又以中书削弱尚书,实际上就是为了削夺外戚权臣的权力,因此这一机构后来受到了外戚权臣的一致反对。

到了孝成皇帝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王莽专政,罢废中书,恢复了权臣领尚书事与三公双轨辅政的制度。

晋阳朝廷重建的时候,因为大臣们对奸阉祸国心有余悸,所以严禁内朝官干政。

但长公主主政,形势上“不接公卿”

,而尚书虽然主管各项政务,但因为宫、禁有别,一般也很少进入禁中。

为了方便长公主行使职权,同时也是为了削弱和牵制尚书台的权力,特意恢复了中书一职,其官吏多为原长公主府中的亲信。

如果改中书机构为中书监机构,那么官吏必然增多,再放在禁中就不合适,需要搬到宫中。

宫中本由尚书台,两个机构职权接近,又同在宫中,显然也不合适。

增设中书监,是为了削弱和制约李弘的权力,保护和巩固皇权,所以只能把尚书台搬到宫外去。

尚书台本是中朝机构,搬到宫外后,皇帝总不能天天到宫外议事,那么尚书台随即变成了外朝机构。

这个外朝机构权力很大,又是大司马大将军督领,如果继续让尚书台隶属于少府,显然极为不合适,只能把它从少府中划出来,另外成为一个独立机构,一个处于外朝和中朝之间的独立机构。

尚书台独立了,机构庞大了,但职权又和中朝的中书监有重叠之处。

增设中书监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保护皇权,尚书台搬出宫中之后,当然无法和中书监争夺皇权了,那么,尚书台还剩下一个权力可以争夺,那就是相权。

尚书台到了外朝,和外朝争夺相权,两个机构互相厮杀,而渔人得利者,正是长公主和长公主控制的皇权。

至此,长公主的目的终于暴露了。

她首先让外朝大臣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相权,然后又不惜牺牲部分皇权来让大将军督领尚书台主掌权柄,并以此来威胁外朝大臣,迫使外朝大臣主动来要求保护皇权。

外朝大臣不愿意放弃已经到手的相权,为了防止宦官干政,他们又不敢增加内朝的权力,于是只好把由士人官吏组成的中书搬到宫中做为中朝,增加中书的权力保护皇权。

如此一来,尚书台就不得不搬出宫中并成为一个独立机构。

由大司马大将军督领的尚书台到了外朝后,和外朝平起平坐,由于它控制了一部分国政的决策权,相对于外朝来说有一定的优势,于是两者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相权的争夺。

长公主不费吹灰之力控制了中朝和内朝,保护和巩固了皇权,并置身于尚书台和外朝之间的相权争夺大战。

只要皇权稳固了,相权的互相争夺影响不了根本。

外朝诸府不执行命令,还有尚书台。

尚书台和中朝对着干,还有外朝诸府。

如此三者互相牵制、互相制约,朝堂虽然不会风平浪静,但至少相权不会再威胁到皇权了。

至于大司马大将军李弘,处在权力漩涡的中心,即使他有心夺取皇权,那也是很多年之后的事了。

现在他首先要联合中朝摆平外朝诸府的羁绊,否则他休想一帆风顺地平定天下。

蔡邕、崔烈、刘和、荀攸四位大臣面无表情地走了,心中的沮丧和愤怒达到了极致,但偏偏又无处发泄。

蔡邕离开前,对站在门口恭恭敬敬地送别自己的长公主看了又看,然后问了一句话,“你真的是我教出的弟子?”

长公主微微一笑,“老师的恩情,弟子终身不忘。”

如果您

热门小说推荐
红楼春

红楼春

隆安五年,二世为人的贾蔷为保清白身,从虎狼之巢宁国府夺命而逃,自此迎来了他在红楼世界的春天...

炮灰只想修仙

炮灰只想修仙

重活一世,顾盼惜凭借着对剧情的了解,护家族,救朋友,虐敌人,得所爱,打破剧情桎梏,再踏仙途。a...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