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皇帝陛下爽朗的笑声,李渊赶紧出班,低声汇报:“禀陛下,仲坚虽与微臣同宗,却相隔较远,平素从未谋过面。
是其到了军中,臣才知道他是微臣晚辈!”
“好了,无论他是不是你的晚辈,都是个难得的人才。
特别是这份坦诚,朕甚爱之。
段卿,护粮军中还有何缺,给李旅率补上一个。
有道是上阵父子兵,别将他与李少卿拆散了!”
“李仲坚为良家子,有献马之功,练兵之功,击溃偷袭者之功,三功累加,应再升一级,为护粮校尉之职!”
段文振看看杨广,又看看李渊,小心翼翼地启奏。
“可惜这孩子姓李!”
纳言杨达等人听完兵部尚书段文振的提议,忍不住轻轻摇头。
皇帝陛下对少年人的喜爱发自内心,如果不是其最后一句话答得不合圣意,恐怕朝中从此又要多出一位少年将军。
大隋朝立国以来,武功赫赫。
从王公贵族到草民皆以习武为荣,几十年来,少年将军建功立业,一直是朝野佳话。
前有当年的晋王、大将军杨爽,后有罗艺、步鹿柄,如果再出一个李仲坚,这番征伐高丽归来,很多人家的女儿便又有了选择目标。
“可惜!”
刑部侍郎独孤学也在心中感慨。
同样是献马壮士,刘弘基不忘旧主,在皇上眼中就是忠义之士。
李旭仅仅是因为与李渊同姓,得到的结果就截然相反。
这天威,真还有些难测呢!
“这孩子,亏得老夫还提醒他注意言辞!”
武将行列,老将军麦铁杖于心中不断叹气。
实话实说是美德,可官场第一要务,就是卷起舌头与人沟通,这条本领学不会,官场上永远站不住脚。
转念一想,老将军心中又释然,这孩子质如璞玉,职位太高了,对他未必是好事。
在下面多历练些,说不定将来的成就更大。
“臣,末将谢陛下洪恩!”
众人复杂的目光中,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官场中沉浮了一回的李旭高兴地向皇帝陛下致谢。
捧着墨痕未干的圣旨,他禁不住心潮彭湃。
自己终于做到了校尉,虽然是辅兵,无法与虎贲铁骑相比。
毕竟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所有的路,都是从第一步走出来的。
没有第一步,也就没有结局。
带着由衷地感激,少年人踌躇满志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