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算学虽然不如孔学那般于世道人心颇多建树,然则对于国之大事和民生经济,都是不可或缺的!
可以说,算学,乃诸学之祖……”
他说的危言耸听,举的例子却都颇为实在,李彬仔细想来确实也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
五代十国纲常混乱,儒学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视为夸夸其谈地不尚实际之学,仁义道德孝廉耻的传统观念被彻底颠覆,这些都是令这个时代的文人们极度痛心的事情。
相比之下,李文革这样尊重文化尊重儒学的军阀在这个时代简直是凤毛麟角,至于说他在尊重儒学的同时连算筹学一并尊重了,李彬倒也并不觉得有多么难以接受。
毕竟在这个时代儒家地道统观还没有经历理学的涤精洗髓,中晚唐古文运动的务实风格所造就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还在影响着经学礼教的发展。
这时的儒家传人们,注重学以致用远过于注重教条规范。
这是一个没有宋儒的时代,士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发生天翻地覆地剧变。
这是一个清廉而恪尽职守的冯道为整个士林所敬仰膜拜的时代,而不是那个四姓家奴冯道被从道德节操角度非议以至于被人拿去和自残的妇人相提并论地时代。
这时候《旧唐书》(现在还谈不上“旧”
)刚刚成书不过五年,在这部书中,既没有所谓的“忠义传”
也没有所谓的“奸臣传”
和“佞臣传”
,这是李文革那个时代所看到的所谓二十四史当中最后一部不以忠奸贤佞对历史人物进行分类地史书。
之后的史书无一例外地开始沿用忠奸二元分类法。
于是中国历史上开始出现了所谓的“忠臣”
和“奸臣”
的对立。
在李文革那个时代,有很多读史的老鸟因为这个原因对宋儒极度不满。
好在李文革穿越的时间早上了那么几十年,忠君
好思想还没有来得及成为社会的主流。
—
因此李彬能够认同他关于算筹学的说法,他也并不觉得很意外。
“……精通历学算学,知晓天文星象之变化的人,在延州便有。
只是恐怕你不敢用……就算你敢用,此人只怕也不肯出山……麻烦不小啊……”
李彬喃喃道。
李文革顿时来了精神:“真的?”
李彬笑了笑:“这有何奇怪处?才智之士四海皆存,只不过看治人者能否善加使用罢了……”
李文革像孩子一样摇着李彬的胳膊连声道:“此人是谁?现在哪里?”
李彬微笑着道:“此人姓叶,名其雨,字启眠,乃是京兆武功县人,其祖上世居武功,曾经拜在大唐高僧一行禅师座下修习天文历法算筹之学。
此人家学渊源。
自身更是个算痴,精研算学竟至入迷。
六年前契丹军下开封,敌酋耶律德光窃据帝号,在汴京建国号曰辽,当时后晋满朝文武具被裹挟,臣事德光。
而汴梁的司天监太史令死于乱兵之中,天司无主,此人闻之此事,竟然高兴得手舞足蹈,自长安星夜前往汴梁。
自荐于辽太宗驾前,德光遂命其为太史令……”
李文革大为吃惊,原来李彬介绍的这位又是一位地地道道地汉奸,难怪他会有自己未必敢用之语。
如果说耶律德光同志建国的时候冯道等人是身不由己为保性命不得不与之虚与委蛇的话,那么这位叶其雨先生可是地地道道的卖身投靠了,没有任何借口可找。
也没有任何外部压力可以用来脱罪。
李彬说到此处停住了,静静地看着李文革。
...
一朝之间,穿越成了庆国太子,为王之路,注定布满荆棘。所幸,金手指在身,欧皇附体,发发暴击,金色传说。李淳罡传承加身,一剑开天门令四顾剑为之拜服。招募令在手,无数历史名臣猛将纷纷来投。一路走来,他立钱庄,治水患,整军伍,收南诏,灭西胡,平东夷,征北齐。孤身入太极殿,百官拜服,庆帝亦只能退位让贤。而当他登基为王,统一天下,成为了天下共主之时,一切才刚刚开始!...
平静的生活中,陆一鸣突然拥有了超能力,原本以为自己即将迈向人生巅峰,却发现整个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的传说成为现实,神秘的预言被不断验证,武功魔法修仙妖魔鬼怪等各种超自然现象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