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染织局其实是织造局和染整局的合称。
听说是寻亲,又有人说:“今日锦官院有大热闹,你们怎的不去瞧瞧?只怕织造局的也都去了呢!”
父子二人忙问是什么热闹。
好几个路人便七嘴八舌地解说,二人听了好一阵才听明白:邻近的崇兴、荆右二省有三四个郡遭了雹灾,天家为了此事日夜忧心,命锦官院把今年要送去京里的贡品都卖掉,得的钱做赈灾之用。
圣上宁可减了自家衣食来周济灾民,不单是那些受灾的,就是别省的百姓听了,也感念天恩呐。
锦官院督办珞大人接到旨意不敢轻忽,又虑及贡物数量有限,想着怎样多换些银两方可不负皇恩,因此想出个主意来,将那些丝锦等物拿到街市上竞卖,出价高者得。
凡欲购买者,先经布政使衙门察查资质,除官员士人自用,丝行绸商亦可入市竞买。
这可是从未听说过的新鲜事,景昌城里的商人们尤其兴奋,纷纷去布政使衙门交帖子缴纳押金,就连外藩来天朝贩丝绸瓷器的商人听到消息也都来凑热闹。
老百姓只知这是前所未有的稀奇事,却并不知道这事背后的周折。
按说朝廷赈灾,从来都有例可循,无非从当地“义仓”
调粮,再由户部拨些银两。
崇兴这几年也是两熟稻试种区域,今年春夏之交,眼看夏稻就要成熟,不想有三个郡突然遇了几场雹子,虽然并不大,没怎么伤到人,然而田中已经灌浆的稻子却倒下大片,眼见到手的收成就这么没了。
种田的哀声一片,地方官看着税收泡汤也是欲哭无泪。
报灾的奏疏送到京里,六部还没说什么,御史们不知道怎么的,奏章雪片般飞到御前,有弹劾地方官疏于政务的,有参奏推行农政者举措不当的,有说灾情控制不力、勘察不实的,堪称群情激愤。
到后来,连“上天降灾示警”
的言论都跑了出来,就差没跑到龙案前,指着皇帝的鼻子叫他下“罪己诏”
了。
正昌帝不能置之不理,又深厌这些人借题发挥,非得要牵扯到新政上,叫了郑太傅与安正德去商议。
安正德当场拍胸脯,定能在户部抽调出银两尽快送去崇兴等地赈灾,并且先让地方官拿些钱出来修建灾棚、分发赈粮,之后从户部赈灾银中核补,总之保证不让灾民无处可住,无粮可食。
至于那些说新农政倡导蚕桑太过,导致乡民们争相把大量稻田改成桑田,以至于稻米产出减少,一旦遇灾,乡民就只好望田兴叹,干等着挨饿的言论。
安正德认为不值一驳,因这次受灾的只是早稻,雹灾不可能长时间持续,这几场一过就停了,只要救灾得力,别说义仓和常平仓有储备,就是仓里不够,从外省调粮也不难,地方官府再分发些谷种,督促灾民把晚稻种好,秋收一来,那些桑田侵占粮田的说法就不攻自破了。
郑太傅觉得自己学生的话很有道理,但对言官置之不理也不行,毕竟离秋收还有好几个月,其间不知会酝酿出什么事来。
因而他建议皇帝做个姿态,从内府拔出些银两赈灾,而让户部相应地少出点钱,以免有心人从户部的钱粮腾挪里抓到什么空子,再来攻击户部。
安正德听后又出了个主意,可令江安锦官院将预备当年冬贡的丝绸锦缎取出一些,就地出卖,所得银两输往崇兴、荆右做赈济之资。
因江安与崇兴相邻,距荆右亦不远,江安锦官院更是管着崇兴的织造,冬贡的丝锦原本是要运往京城内库的,这样一来,既抵减了内府的开支,又节省了贡品与赈灾银来往运送的周折,还显示了皇帝陛下对灾民的关切。
...
一个平庸的山村少年,几经转折最终踏入修仙门派,他如何以平凡的资质修得仙法,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巅峰,跻身枭雄宗师之列,谱下一曲逆天的仙道之路。...
云玉轩是星际几千年来的天才少女拥有sss精神力,作为征战多年从无败绩的大将军,更是全民偶像然而,被暗算之后,人工智能动用最后的能量将云玉轩传送到各个小世界做任务,收集能量才能回到星际。什么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