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怕……坤宁宫想得的东西,一辈子都难……”
审皇后倒底是大家贵女,就是有诱誀在前,脑袋没晕的。
比起审嬷嬷的眼红,审皇后还守得住一分的清宁。
正是脑子清醒了,审皇后更明白,太子周钧只要好好的让隆昌帝满意,隆昌帝必然不想坤宁宫收养一个庶子充嫡出养着。
“娘娘……”
审皇后这么说,审嬷嬷是眼睛红了起来。
倒底宫里忌讳哭泣,这位老嬷嬷还是忍了许久,把眼泪忍了下去。
“日子都过去了,咱们……咱们守住了这位置。
将来的一切总会好着。”
在羡慕、想得到的念头闪了许久后,审宁清这位皇后认清楚了事实。
然后,她丢下了自己的全部妄想。
正如坤宁宫内的这位皇后娘娘所想,隆昌帝在方太后的请求下,还是把皇三子抱给了这位太后娘娘。
当然,换得的东西,就是方氏的族女,在大选之时,不再入宫。
这算是不点明,但是,暗中交易的事儿,方太后和隆昌帝都很满意。
在隆昌帝离开后,心满意足的方太后,似乎很开心。
旁边一直侍候这位太后的老嬷嬷,有些不解。
不过,这位再是不解,却也知道宫里的人,想活得长命,最好是闭了耳朵,紧了嘴巴。
“嬷嬷想不通?”
怎么说,也是身边人。
方太后瞧着老嬷嬷疑惑的神情,还是乐得开口,准备说说她的得意之处。
“奴婢是不解。
太后为何愿意养了没血缘关系的皇三子,也不乐意方氏出位皇子?”
有血缘关系,没血缘关系在家国天下的封建时代看来,实在差别太大了。
老嬷嬷不解,方太后就不想娘家兴盛吗?
要晓得,方太后虽然是隆昌帝的嫡母,可说到底,这天家母子二人是名义上的身份。
方太后可是无子啊。
隆昌帝的生母杜康妃是去的早,要不然,这眼下里,就得有母后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两位太后娘娘了。
“哀家在,方家的男儿争气,在朝堂之上堂堂正正的立下功劳,岂有人敢吞没?”
方太后说得大气,道:“靠后宫的女儿,能挣得什么真富贵?一入宫门,这地方是吃人不吐骨头。
方氏,哀家在一天,哪会真不看顾。”
说到这里,方太后叹一声,道:“养了皇三子,将来方氏的后头,就是立了一位亲王。
东宫都有太子喽,哀家这么做,是为了方氏好。
将来有一天……夺嫡之事再起,没有方氏出身的皇子,方氏一族不是脱不了身。”
从龙之功,也得看看,得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