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嘲讽王安石。
】3
苏轼有了不好的预感。
这个故事很不妙啊,他不会成为故事里的丑角吧?
果然:
【王安石发现了苏轼补的这句诗,决定把苏轼贬去黄州。
因为黄州的菊花会在秋天凋谢,到时候苏轼就知道到底是谁错了。
后来苏轼果真在黄州看到了凋谢的秋菊,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
苏轼:……为了证明菊花真的会凋谢就把人贬官?这什么离谱故事?
王安石:……我和苏轼是政敌,我怎么可能随便让他进我家?
欧阳修:……和介甫发生菊花争执的不是老夫吗?怎么变成了子瞻?
天幕补充道:
【这个故事是冯梦龙在《警世通言》里写的,这本书属于小说话本,里面的内容当不得真。
历史上和王安石针对菊花发生争端的是欧阳修,但两人并没有发生自行续诗、贬官等一系列后续。
当时王安石直接就解释了,他说:《离骚》里面有一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餐秋菊之落英”
,写的就是秋菊凋谢,难道你没读过《离骚》吗?】4
欧阳修:…………
明明是在说他学生的故事,为什么最后被扒出黑历史的会是他?这也太倒霉了吧!
苏轼悄悄松了口气。
虽然这样有点对不起恩师,但是他自己摘出去了啊。
快乐,就是如此简单。
不过苏轼很快就快乐不起来了,因为第一个故事有欧阳修垫背,不代表后头的第二个第三个也有。
【第二个故事,就是之前讲的,欧阳修因为怀疑某篇文章是自己的学生所作,为避嫌给了个第二名。
这故事里得到第二名的学生就是苏轼,实际上不仅苏轼,他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也都是欧阳修的门生,当时苏家一门三进士,风光无限。
】
众人恍然,原
来说的是这位。
因为第二个故事讲过了,巳蛇老师就只是简单地提了一句,很快进入第三个故事。
...
兵王,这是在任何一部字典上都查不到的词,士兵创造这个称呼仅是为了表达对他们中间绝对佼佼者的敬佩和尊敬兵王,士兵中的王者,他们仅仅是士兵中的王者,也许他们永远也成不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将军,但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