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51章 钱彦在蓬莱剧场演出甲午海战(第3页)

舰队象征:清朝时,中国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旗、军旗,最初的海军军旗设计来自于阿斯本-李泰国舰队时期由李泰国所设计的三角黄底青龙旗,后被北洋海军沿用。

188o年代改为正方形。

海军章程颁布后,遂正式成为最早的具有。

自甲午战争战败后,这军歌就湮没于中国的历史之中。

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在英国的外交档案馆资料中现了北洋军歌,才把这歌重新带回国内。

经过对原曲谱的整理后,军内资深音乐家雪野按照现代方式进行了谱曲,这军歌得以焕新生,《北洋海军兴亡史》中得到展现。

军规:北洋水师成军后拟定《北洋海军章程》,奕譞与李鸿章奏请旨批准。

内容包括船制、官制、升擢、事故、考校、俸饷、恤赏、工需杂费、仪制、钤制、军规、简阅、武备等相关事项。

命名涂装清朝海军军舰的命名,主要是将同级或同类的战舰,以一个字(即字号)贯穿各舰的舰名,而舰名通常取威武之词,如“定远”

、“镇远”

、“登瀛洲”

等。

1875年北洋水师

主要战斗:

丰岛海战:1894年7月21日,李鸿章派遣大同总兵卫汝贵、提督马玉昆率领清军搭乘轮船从大沽口出,至鸭绿江大东沟登陆。

期间,北洋水师的“济远”

、“广乙”

和“威远”

三艘军舰从威海卫出海护航,另派小型炮舰“操江”

运载饷银军用物资,和另一艘租用英国的运兵商船“高升”

同行。

但是,“操江”

和“高升”

的开船日期被日本间谍得知,并电报报告了日军大本营。

日军大本营在得到情报后,派遣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吉野”

、“浪”

、“秋津州”

航行至北洋水师经过的海面,伺机动袭击。

7月23日,北洋海军舰只抵达牙山。

无防护巡洋舰“威远”

由于战力单薄,被先派回国。

7月25日凌晨,“济远”

和“广乙”

出回国,在清晨5点,遭遇到了日本联合舰队的这3艘快巡洋舰。

日本军舰采用“一舷齐射”

的战术,向中国军舰猛烈开火。

“济远”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