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挨了顿打,时来运转,从此我达了。”
韩锐打着哈哈,继续敷衍,再次直奔主题。
“水泊附近不安全,李伯要买些什么,跟我说就行。”
“好好好,这盐价格几何?”
李老头连连应声,随即叹了口气:“要是太贵了,我等穷人吃不起。”
盐,是人们生活中并不可缺少的,在古代是硬通货。
明朝时期才普及晒盐法,宋朝还是土煎盐法。
由于获得的方法比较落后,产盐数量少,杂质还多。
只有沿海地区盐价才比较低,其他州府地区官盐价格很高,几十文一斤,质量还差。
而货架里面的雪花盐,非达官显贵吃不起。
“这下面标牌上不是有价格吗?”
韩锐下意识回应。
“哪有?除了货物,啥也没看见?”
李老头满脸诧异,目光怪异地看着韩锐:“韩小子,是你忘了?”
“没看见?”
韩锐瞪大眼睛,很想甩脸说巴掌大的一个牌子你看不见?随即他恍然警觉,货物前方的标牌莫非店主能看见,名称,零售价,顾客是看不见?所以这个老头才这种古怪的表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哦,你瞧我这记性!
真给忘了!”
韩锐呆愣不过片刻,听到李老头的话,扭头看了看货架。
假惺惺地一拍脑袋,满脸尴尬,笑着叉开话题。
“多少钱一斤?”
李老头问道。
“这盐不贵,只需四十文一斤。”
韩锐本来想根据标牌上的二十文一斤来报价。
可话到嘴边时顿了顿,下意识的临时加价,伸出了四根手指。
“甚么?四十文?”
李老头惊呼,满脸不可思议。
“没错,四十文。”
韩锐面不改色,再次强调。
之所以翻倍加价,无他,是因为他知道盐的价值。
因为官府剥削百姓,各地官盐价格很高,底层民众又不得不买。
因此也滋生出许多私盐贩子。
靠着暗地里走私卖盐,来获取暴利。